| 引言 | 第1-13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 二. PCOS诊断标准 | 第13页 |
| 三. 中医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四. 月经及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第14页 |
| 五.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4页 |
| 六. 一般资料 | 第14-16页 |
| 七. 检测方法 | 第16页 |
| 八. 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 九. 观察指标 | 第17页 |
| 十.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 十一. 统计学方法 | 第18-19页 |
| 结果 | 第19-23页 |
| 一. 总疗效 | 第19页 |
| 二. 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比较 | 第19-21页 |
| 三. 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 第21页 |
| 四. E_1与LH、T直线相关分析 | 第21-22页 |
| 五. 治疗前后BBT比较 | 第22页 |
| 六. 治疗前后B超检查比较 | 第22页 |
| 七. 安全性预测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31页 |
| 一.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3-25页 |
| 二.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5-26页 |
| 三. 病因病机分析 | 第26-28页 |
| 四. 治法方药述要 | 第28-29页 |
| 五.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第29-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综述 | 第34-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