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的互动(1972~2002)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41页
 第一节 论题的由来第13-17页
  一、 潜在的市场与人为的历史第13-16页
  二、 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的辩证互动关系第16-17页
 第二节 概述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第17-20页
  一、 国内研究成果第17-19页
  二、 国外研究成果第19-20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论文框架第20-22页
  一、 论文要回答的问题第20-21页
  二、 论文的框架第21-22页
 第四节 本论文要探索的命题第22页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六节 相关的理论流派概述第23-41页
  一、 确切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3-35页
  二、 贸易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简介第35-41页
第二章 中美经贸与中美政治关系互动发展的历史考察第41-61页
 第一节 中美经贸关系的肇始与发展--中美关系始于经贸往来第41-44页
 第二节 中美关系敌对时期--经贸关系的中断第44-46页
 第三节 中美关系正常化前后--经贸关系的恢复与发展第46-53页
  一、 中美关系解冻与经贸关系的恢复第46-49页
  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经贸关系的飞跃发展第49-52页
  三、 80年代初中美政治上的纠纷与经贸发展减速第52-53页
 第四节 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与经贸关系顺势向上第53-55页
 第五节 中美关系触礁与经贸关系的稳定作用第55-57页
 第六节 中美关系走向成熟与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第57-58页
 第七节 假设与模型第58-61页
第三章 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因素分析第61-94页
 第一节 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制度因素第62-79页
  一、 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因素与对外经贸政策的制定第62-66页
  二、 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演变第66-70页
  三、 中国国内政治制度因素与外经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第70-76页
  四、 中国对美经贸政策的演变第76-79页
 第二节 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非制度因素第79-88页
  一、 美国的“利益集团”与中美经贸关系第79-128页
  二、 美国的政治文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第128-86页
  三、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第86-88页
 第三节 全球化及安全战略因素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第88-94页
  一、 安全战略与中美经贸关系第89-90页
  二、 地区安全战略与中美经贸关系第90页
  三、 全球化战略与中美经贸关系第90-94页
第四章 中美经贸对中美政治关系的“正”、“负”作用分析第94-120页
 第一节 中美经贸对中美关系的“正”作用第94-111页
  一、 贸易是两国关系的桥梁和基础第94-96页
  二、 贸易因素是两国关系解冻的载体和中介--政治关系对立的本质与经济关系合作的本质第96-98页
  三、 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的纽带第98-99页
  四、 贸易关系是政治关系的稳定器第99-107页
  五、 追求经济贸易利益是发展政治关系的目的——国家利益论第107-109页
  六、 经贸关系作为政治关系的推进器--“软权力论”与“经济强动力说”第109-111页
 第二节 贸易战或其他经贸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影响第111-118页
  一、 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贸易逆差问题第111-115页
  二、 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问题第115-117页
  三、 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问题第117-118页
 第三节 中美直接投资对中美关系作用的分析第118-120页
第五章 中美政经关系前景第120-145页
 第一节 中美政治与经贸关系中相关因素的发展趋势第121-125页
  一、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的政治因素第121-123页
  二、 阻碍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的政治因素第123-124页
  三、 中美经贸关系对政治关系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第124-125页
  四、 中美经贸关系对政治关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第125页
 第二节 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趋势--对模型的论证第125-132页
  一、 中美经贸关系从后台走到前台第125-128页
  二、 中美经贸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强动力作用--对模型的论证第128-132页
 第三节 中美经贸关系持续扩大、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第132-137页
  一、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第132-135页
  二、 中国对美国企业的吸引力第135-137页
 第四节 中美政经关系的取向选择第137-139页
 第五节 结论第139-145页
  一、 经济外交的作用第140-143页
  二、 加强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的力度第143-144页
  三、 结束语第144-145页
参考资料第145-156页
 一、 中文参考书目:第145-149页
 二、 英文参考书目:第149-154页
 三、 主要参考网站:第154-156页
后记第156-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西鼠尾根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自身免疫性肝病靶抗原的筛选、表达、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