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的注塑机模板参数化CAD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机械设计及其CAD | 第8-10页 |
·机械设计 | 第8-9页 |
·国内外CAD系统的现状 | 第9页 |
·现有CAD系统的主要不足 | 第9-10页 |
·参数化技术概况 | 第10-14页 |
·参数化技术发展过程 | 第10-12页 |
·现有参数化技术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参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课题的意义和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8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参数化技术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几何约束及其特性 | 第18-20页 |
·约束的表示及其分类 | 第18-19页 |
·约束的特性 | 第19-20页 |
·几何约束系统的约束建模 | 第20-21页 |
·参数化方法 | 第21-25页 |
·变量几何法 | 第21-22页 |
·人工智能法 | 第22-24页 |
·基于构造过程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面向工程的参数化CAD系统 | 第26-36页 |
·目前参数化CAD系统的主要缺陷 | 第26页 |
·解决的策略 | 第26-28页 |
·功能约束的引入 | 第26-27页 |
·基于功能约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 第27-28页 |
·面向工程的参数化CAD系统模型 | 第28-35页 |
·设计参数的层次化定义 | 第28-29页 |
·特征参数模型 | 第29-31页 |
·约束分类及映射 | 第31-34页 |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现专用产品参数化CAD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36-51页 |
·参数化模型的构造 | 第36-40页 |
·特征模型 | 第36-37页 |
·尺寸模型 | 第37页 |
·特征模型与尺寸模型的相互转换 | 第37-39页 |
·基于特征参数化模型的定义 | 第39-40页 |
·界面参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参数驱动机制的实现 | 第41-50页 |
·工程约束关系的来源 | 第41页 |
·设计资料的处理方法 | 第41-47页 |
·驱动关系的程序实现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UG及其二次开发技术 | 第51-62页 |
·UG简介 | 第51页 |
·UG二次开发工具和方法 | 第51-52页 |
·UG二次开发工具 | 第51-52页 |
·UG二次开发方法 | 第52页 |
·开发环境的设置 | 第52-53页 |
·设置UGⅡ中的环境变量 | 第52-53页 |
·设置VC++6.0环境 | 第53页 |
·界面开发技术 | 第53-57页 |
·菜单条的建立 | 第53页 |
·对话框的建立和激活 | 第53-56页 |
·界面参数的传递 | 第56-57页 |
·在UG/Open API程序开发技术 | 第57-58页 |
·内部应用程序 | 第57-58页 |
·外部应用程序 | 第58页 |
·UG/Open GRIP程序开发技术 | 第58-60页 |
·GRIP语句简介 | 第58-59页 |
·GRIP程序的组成 | 第59-60页 |
·混合编程问题 | 第60-61页 |
·两种语言的相互调用 | 第60页 |
·两种程序的相互通讯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注塑机模板参数化设计的实现 | 第62-77页 |
·模板结构与技术要求 | 第62页 |
·模板的设计过程 | 第62-63页 |
·基本尺寸的确定 | 第62-63页 |
·导校、导套的设置和其他有关要求 | 第63页 |
·模板的参数化设计系统 | 第63-64页 |
·参数化模型实现 | 第64-65页 |
·应用层的实现 | 第64页 |
·描述层的实现 | 第64-65页 |
·参数驱动机制的实现 | 第65-76页 |
·经验和设计公式 | 第65-66页 |
·分析计算 | 第66-69页 |
·图表和离散数据的转换 | 第69-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基于UG注塑机模板参数化CAD的软件开发 | 第77-87页 |
·软件分析 | 第77页 |
·系统集成方法 | 第77页 |
·数据流分析 | 第77页 |
·软件的系统设计 | 第77-78页 |
·模块设计 | 第78-85页 |
·界面模块 | 第78-84页 |
·参数驱动机制模块 | 第84-85页 |
·参数化模型模块 | 第85页 |
·自动建模模块 | 第85页 |
·软件运行效果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7-89页 |
·论文总结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