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7页 |
1 菌株 | 第8页 |
2 培养基和试剂 | 第8-11页 |
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1-12页 |
4 菌株AP19-1的菌种鉴定 | 第12-13页 |
·菌体形态观察 | 第12页 |
·菌株培养特征的观察 | 第12页 |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12-13页 |
·基于16S rDNA序列比较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13页 |
5 菌株AP19-1诱变育种的研究 | 第13-15页 |
·链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13页 |
·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纯度检测 | 第13-14页 |
·原生质体和孢子的紫外诱变 | 第14页 |
·菌种的发酵 | 第14页 |
·抗生素效价测定 | 第14-15页 |
·诱变菌株的筛选 | 第15页 |
6 不同培养温度对孢子紫外诱变正向突变率影响的研究 | 第15-17页 |
·发酵实验检测 | 第15-16页 |
·RAPD检测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35页 |
1 菌株AP19-1的菌种鉴定 | 第17-26页 |
·AP19-1菌丝形态特征 | 第17-18页 |
·AP19-1培养特征 | 第18-19页 |
·菌株AP19-1生理生化特性 | 第19-20页 |
·16S rDNA的PCR和测序结果 | 第20-21页 |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21-26页 |
2 UV诱变AP19-1及提高正向突变率的研究 | 第26-29页 |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原生质体悬液纯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原生质体与孢子的紫外诱变及其致死率研究 | 第27-28页 |
·孢子紫外诱变后的菌株抗生素相对效价的分布 | 第28-29页 |
·原生质体及孢子的紫外诱变结果 | 第29页 |
3 不同培养温度对紫外诱变正向突变率的影响 | 第29-35页 |
·不同培养温度下诱变菌株抗生素相对效价分布 | 第29-32页 |
·培养温度对菌株抗生素相对效价的影响 | 第32-33页 |
·利用RAPD方法检测培养温度对紫外诱变的影响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1 菌株AP19-1的鉴定 | 第35-36页 |
2 孢子与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及高产株选育效果比较 | 第36页 |
3 紫外诱变后具不同产抗能力的诱变菌株分布 | 第36页 |
4 培养温度对孢子紫外诱变后诱变株正向突变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综述 | 第39-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