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7页 |
一、 信贷收支差额一般理论与实践及我国的特例 | 第7-10页 |
(一) 商业银行存贷款理论及一般实践 | 第7-10页 |
1、 从存贷款基本理论看信贷收支差额 | 第7-8页 |
2、 贷存比适度的问题 | 第8-10页 |
(二) 我国信贷收支差额由贷转存的变迁 | 第10页 |
二、 长期大量贷差是我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必然现象 | 第10-15页 |
(一) 贷差与超贷的关系 | 第11-12页 |
1、 超贷形成的贷差意味着增加通货供给 | 第11页 |
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超贷 | 第11-12页 |
(二) 超贷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必然性 | 第12-15页 |
1、 国有银行成为金融补贴分配的主渠道 | 第12-13页 |
2、 贷款规模具有膨胀的倾向 | 第13页 |
3、 货币化进程是长期超贷的必要条件 | 第13-14页 |
4、 对超贷的评价 | 第14-15页 |
三、 存差的根源及其影响 | 第15-22页 |
(一) 推动存差出现的因素 | 第15-19页 |
1、 金融风险的累积促使国家推动银行体制改革 | 第15-16页 |
2、 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制约了货币发行的空间 | 第16-17页 |
3、 财政收支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 | 第17页 |
4、 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成效 | 第17-18页 |
5、 对目前存差现象的评价 | 第18-19页 |
(二) 存差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 | 第19-22页 |
1、 存差中是否包含惜贷因素 | 第19页 |
2、 一个实证 | 第19-20页 |
3、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借贷的重要原因 | 第20-22页 |
四、 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在于产权改革 | 第22-31页 |
(一) 通过产权改革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2-23页 |
(二)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主要障碍 | 第23-24页 |
(三) 股份制改造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问题的现实选择 | 第24-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