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外文摘要第3-15页
引言第15-17页
第1章 货币供给理论与分析工具第17-33页
 1.1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第17-22页
  1.1.1 货币通过利率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机制第18-20页
  1.1.2 货币通过物价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机制第20-21页
  1.1.3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第21-22页
 1.2 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第22-28页
  1.2.1 货币供给方程式第23-25页
  1.2.2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与可控性第25-26页
  1.2.3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及理论依据第26-28页
 1.3 协整理论、ADF检验法与格兰杰因果关系第28-33页
  1.3.1 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与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第28-30页
  1.3.2 ADF检验法第30-31页
  1.3.3 格兰杰因果关系第31-33页
第2章 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比较研究第33-55页
 2.1 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对比分析第33-40页
  2.1.1 理论争论第33-38页
  2.1.2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不同第38页
  2.1.3 传导机制的不同第38-39页
  2.1.4 背景与目标不同第39-40页
 2.2 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博弈论证明第40-45页
  2.2.1 前提假设第41页
  2.2.2 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第41-43页
  2.2.3 公众的决策目标第43-45页
 2.3 中国经济环境适用性分析第45-55页
  2.3.1 金融结构第45-50页
  2.3.2 银行的不良资产第50-52页
  2.3.3 金融的二元结构第52-53页
  2.3.4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第53-55页
第3章 单一规则下的中国货币供应数量的分析第55-85页
 3.1 单一规则下的中介目标、操作目标与政策工具第55-62页
  3.1.1 中介目标第55-57页
  3.1.2 操作目标第57-59页
  3.1.3 政策工具第59-62页
 3.2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分析第62-67页
  3.2.1 现金指标M_0第63-65页
  3.2.2 狭义货币M_1第65-66页
  3.2.3 广义货币M_2第66-67页
 3.3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第67-79页
  3.3.1 M_2与GDP的数量关系第67-73页
  3.3.2 M_2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第73-79页
 3.4 中国最优货币供应量的确定第79-85页
  3.4.1 用总投资预测GDP增长率第80-83页
  3.4.2 中国最优货币供应量的确定第83-85页
第4章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传导与控制第85-92页
 4.1 中国货币供应量传导中的影响因素第85-88页
  4.1.1 基础货币第85-86页
  4.1.2 货币乘数第86-88页
 4.2 中国货币供应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第88-92页
结论第92-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双D港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宋诗话中的语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