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页 |
第一节 生物大分子的色谱分离分析 | 第9-25页 |
1.1.1 引言 | 第9-10页 |
1.1.2 离子交换色谱 | 第10-16页 |
1.1.2.1 保留机理 | 第10页 |
1.1.2.2 固定相 | 第10-14页 |
1.1.2.3 流动相 | 第14-16页 |
1.1.3 亲合色谱 | 第16-25页 |
1.1.3.1 亲合配体 | 第16-20页 |
1.1.3.2 配体的固载 | 第20-23页 |
1.1.3.2.1 溴化氰法 | 第20-21页 |
1.1.3.2.2 环氧法 | 第21页 |
1.1.3.2.3 碳二亚胺法 | 第21页 |
1.1.3.2.4 羰基二咪唑法 | 第21页 |
1.1.3.2.5 高碘酸盐氧化法 | 第21页 |
1.1.3.2.6 三嗪活化法 | 第21-23页 |
1.1.3.3 间隔臂 | 第23-24页 |
1.1.3.4 融合蛋白亲合技术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液相色谱分离固定相 | 第25-39页 |
1.2.1 引言 | 第25-26页 |
1.2.2 软凝胶基质 | 第26-27页 |
1.2.3 硅胶基质 | 第27页 |
1.2.4 大孔聚合物微球 | 第27-28页 |
1.2.5 灌注色谱 | 第28-29页 |
1.2.6 膜基质 | 第29-32页 |
1.2.7 整体材料基质 | 第32-39页 |
1.2.7.1 整体材料基质的制备 | 第32-34页 |
1.2.7.1.1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 | 第32-33页 |
1.2.7.1.2 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 | 第33-34页 |
1.2.7.2 整体柱的特征 | 第34-36页 |
1.2.7.3 整体材料的应用 | 第36-38页 |
1.2.7.3.1 整体柱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 第36页 |
1.2.7.3.2 整体材料在酶固载方面的应用 | 第36-37页 |
1.2.7.3.3 聚合物材料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1.2.7.4 整体柱的优缺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第二章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的制备 | 第44-58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45-53页 |
2.2.1 仪器及试剂 | 第45页 |
2.2.2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的制备 | 第45-46页 |
2.2.3 不含己二胺间隔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基质的制备 | 第46-47页 |
2.2.4 含有己二胺间隔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基质的制备 | 第47-50页 |
2.2.5 模拟生物特异性配体的固载 | 第50-52页 |
2.2.6 金属螯合整体柱的合成 | 第52页 |
2.2.7 离子交换整体柱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8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基质孔结构的表征 | 第53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2.3.1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的物化性能 | 第53-56页 |
2.3.2 流速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柱压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三章 亲合整体柱的性能及应用 | 第58-97页 |
第一节 蛋白A亲合整体柱的性能及应用 | 第58-69页 |
3.1.1 引言 | 第58-59页 |
3.1.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3.1.2.1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3.1.2.2 色谱条件 | 第59页 |
3.1.2.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3.1.3.1 BSA在蛋白A亲合整体柱上的非特异性吸附 | 第61-63页 |
3.1.3.2 人IgG在蛋白A亲合整体柱上定量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63-65页 |
3.1.3.3 人血浆中IgG的测定 | 第65-67页 |
3.1.3.4 蛋白A亲合整体柱稳定性的考察 | 第67页 |
3.1.4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二节 模拟生物特异性亲合整体柱的性能及应用 | 第69-80页 |
3.2.1 引言 | 第69页 |
3.2.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3.2.2.1 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3.2.2.2 色谱条件 | 第69页 |
3.2.2.3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3.2.3.1 HSA在两种模拟生物特异性亲合整体柱上的非特异性吸附 | 第72-74页 |
3.2.3.2 上样液pH值对人IgG吸附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3.2.3.3 缓冲盐对人IgG在模拟生物特异性亲合整体柱上保留的影响 | 第75-77页 |
3.2.3.4 模拟生物特异性亲合整体柱用于清除血浆中过量的IgG | 第77-79页 |
3.2.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节 金属螯合亲合整体柱的性能及应用 | 第80-95页 |
3.3.1 引言 | 第80-81页 |
3.3.2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3.3.2.1 仪器与试剂 | 第81-82页 |
3.3.2.2 色谱条件 | 第82页 |
3.3.2.3 实验方法 | 第82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82-94页 |
3.3.3.1 反应条件对IDA键合量的影响 | 第82-84页 |
3.3.3.2 金属离子对蛋白保留的影响 | 第84-85页 |
3.3.3.3 标准蛋白在IDA型整体柱上的分离 | 第85-88页 |
3.3.3.4 上样液pH值对BSA在Cu~(2+)-IDA亲合整体柱上吸附量的影响 | 第88-89页 |
3.3.3.5 鸡蛋清中溶菌酶在IDA裸柱上的分离 | 第89-92页 |
3.3.3.6 HSA注射液在Cu~(2+)-IDA亲合整体柱上的纯化 | 第92-94页 |
3.3.4 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四章 离子交换整体柱的性能及应用 | 第97-11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7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97-99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97-98页 |
4.2.2 色谱条件 | 第98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98-99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8页 |
4.3.1 DEAE整体柱孔隙率的测定 | 第99-100页 |
4.3.2 流速对BSA在DEAE整体柱上吸附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4.3.3 流速对蛋白在DEAE整体柱上分离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4.3.4 流动相对蛋白保留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4.3.5 前沿分析对DEAE整体柱色谱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4.3.6 蛋白在DEAE整体柱上质量回收率的测定 | 第108页 |
4.3.7 小结 | 第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蛋白A亲合整体柱用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人免疫球蛋白G反应的研究 | 第110-12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10-111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11-113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111页 |
5.2.2 色谱条件 | 第111-112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3页 |
5.3.1 蛋白A亲合整体柱用于测定以人IgG为底物时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 第113-116页 |
5.3.2 HPLC-GPC分析IgG的酶解产物 | 第116-117页 |
5.3.3 间隔臂对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解IgG反应的影响 | 第117页 |
5.3.4 游离和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解常数的测定 | 第117-119页 |
5.3.5 反应条件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第119-122页 |
5.3.6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稳定性的考察 | 第122页 |
5.3.7 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