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论商誉权的法律保护

前言第1页
第一部分 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缺陷的理论分析第6-16页
 一、 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缺陷的理论分析第7-13页
  (一)、 对商誉本质属性的分析第7-10页
  (二)、 商誉权性质的辨析第10-11页
  (三)、 商誉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关系第11-13页
 二、 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范围缺陷的理论分析第13-16页
  (一)、 对识别性标识功能的分析第14页
  (二)、 商誉与识别性标识的关系第14-16页
第二部分 商誉权法律保护的比较观察第16-23页
 一、 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的比较第16-20页
  (一)、 各种立法例关于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的规定第16-18页
  (二)、 比较与分析第18-20页
 二、 规制侵害商誉权行为的比较第20-23页
  (一)、 各种立法例关于规制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规定第20-21页
  (二)、 比较与分析第21-23页
第三部分 侵害商誉权的认定及救济措施第23-30页
 一、 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认定第23-27页
  (一)、 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表现形式第23-25页
  (二)、 侵害商誉权的损害事实的认定第25-26页
  (三)、 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的认定第26-27页
 二、 侵害商誉权的救济措施第27-30页
  (一)、 侵害商誉权的民事救济第27-29页
  (二)、 侵害商誉权的刑事救济第29-30页
  (三)、 侵害商誉权的行政救济第30页
第四部分 我国商誉权保护的立法完善第30-39页
 一、 整合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第30-34页
  (一)、 民法典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方式的选择第30-32页
  (二)、 目前选择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的可能第32-34页
 二、 拓宽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范围第34-39页
  (一)、 对不当陈述行为进行规制第35页
  (二)、 对仿冒行为进行规制第35-36页
  (三)、 对商标淡化行为进行规制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税费改革实践研究
下一篇:证券市场寻租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