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5页 |
第一部分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5-13页 |
一、 开放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5-7页 |
(一) 开放经济的总需求 | 第5页 |
(二) 开放经济的总供给 | 第5-6页 |
(三)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 第6页 |
(四) 开放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 第6-7页 |
二、 国际收支平衡与外部经济均衡 | 第7-11页 |
(一)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及含义 | 第7-8页 |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框架结构和遵循的原则 | 第8-9页 |
(三) 国际收支平衡的不同度量 | 第9页 |
(四) 外部经济均衡的动态性质 | 第9-11页 |
三、 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因素 | 第11-13页 |
(一) 国际收支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调控政策 | 第11页 |
(二) 国际市场波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发展状况 | 第11页 |
(三) 宏观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 | 第11-13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13-44页 |
一、 经常项目 | 第13-22页 |
(一) 经常项目差额的分析 | 第13-14页 |
(二) 对外贸易收支 | 第14-21页 |
(三) 非贸易往来及无偿转让项目 | 第21-22页 |
二、 资本项目 | 第22-35页 |
(一) 资本项目差额的分析 | 第23-24页 |
(二) 资本输入 | 第24-34页 |
(三) 资本输出 | 第34-35页 |
三、 误差与遗漏 | 第35-37页 |
(一) 传统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不科学之处 | 第36页 |
(二) 资本流入高估及资本外逃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 违法经济及走私的影响 | 第37页 |
四、 储备资产变动 | 第37-44页 |
(一) 我国外汇储备状况及其发展 | 第37-38页 |
(二)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因素 | 第38-41页 |
(三) 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41-42页 |
(四) 人民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协调运作 | 第42-44页 |
第三部分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展望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