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8-26页 |
1.1 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 | 第8-20页 |
1.1.1 高级氧化技术及其特点 | 第8-9页 |
1.1.2 高级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 第9-20页 |
1.2 高级氧化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1.2.1 对五氯代酚和二(口恶)英等单一底物的降解特性 | 第21页 |
1.2.2 处理含高分子木素的制浆废液 | 第21-22页 |
1.2.3 漂白废水中AOX和色度的去除效果 | 第22-23页 |
1.3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比较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对象及实验步骤 | 第26-3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6-30页 |
2.1.1 我国造纸工业排污概况 | 第26页 |
2.1.2 黑液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概况及本文研究目的 | 第26-30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1 仪器 | 第31页 |
3.2 试剂 | 第31页 |
3.3 方法 | 第31-33页 |
3.3.1 造纸黄液的制备 | 第31-32页 |
3.3.2 造纸废水的分析 | 第32页 |
3.3.3 单线态氧的检测光敏剂的筛选 | 第32页 |
3.3.4 均相光敏化氧化处理造纸黄液 | 第32页 |
3.3.5 非均相亚甲基蓝光敏氧化处理造纸黄液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50页 |
4.1 造纸废水水质特征分析及理论去除率 | 第33-34页 |
4.2 单线态氧的检测及光敏剂的筛选 | 第34-38页 |
4.2.1 单线态氧的检测 | 第34-38页 |
4.2.2 光敏氧化处理造纸黄液光敏剂的筛选 | 第38页 |
4.3 均相光敏亚甲基蓝氧化处理造纸黄液 | 第38-42页 |
4.3.1 降解机理 | 第38-39页 |
4.3.2 亚甲基蓝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39页 |
4.3.3 光源对光降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光照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5 废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非均相亚甲基蓝光敏氧化处理造纸黄液 | 第42-48页 |
4.4.1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 第42-43页 |
4.4.2 催化剂各成分对催化效果的作用 | 第43-46页 |
4.4.3 光照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4.4.4 催化剂重复试验 | 第46-47页 |
4.4.5 溶解氧的影响 | 第47页 |
4.4.6 起始浓度对光解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7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4.8 催化剂后处理 | 第48页 |
4.5 结语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