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 第1-31页 |
1.1 量子动态局域化 | 第8-12页 |
1.2 介观量子点的动力学研究 | 第12-16页 |
1.3 基于耦合量子点的量子计算方案 | 第16-18页 |
1.4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研究 | 第18-2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第二章 耦合量子点中相互作用电子的动态局域化和量子纠缠 | 第31-75页 |
2.1 前言 | 第31-33页 |
2.2 外源耗散的耦合量子点系统的透射动力学 | 第33-38页 |
2.3 相互作用电子系统的动态局域化(Ⅰ) | 第38-51页 |
2.4 相互作用电子系统的动态局域化(Ⅱ) | 第51-60页 |
2.5 二电子系统的纠缠态(Ⅰ) | 第60-67页 |
2.6 二电子系统的纠缠态(Ⅱ) | 第67-72页 |
2.7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三章 耦合量子点中的激子相干动力学 | 第75-94页 |
3.1 前言 | 第75-76页 |
3.2 激子的光激发和相干转移模型 | 第76-77页 |
3.3 耦合双量子点中的最大纠缠Bell态 | 第77-80页 |
3.4 最大纠缠GHZ态在三量子点中的实现 | 第80-85页 |
3.5 线性排列的三量子点系统中的GHZ态的生成 | 第85-90页 |
3.6 基于纠缠量子点的量子传态方案 | 第90-92页 |
3.7 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第四章 双成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 | 第94-119页 |
4.1 前言 | 第94-96页 |
4.2 双模近似 | 第96-99页 |
4.3 双成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 | 第99-116页 |
4.4 双成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态局域化 | 第109-116页 |
4.5 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旋量BEC的自旋动态局域化 | 第119-140页 |
5.1 前言 | 第119-120页 |
5.2 模型与方法 | 第120-124页 |
5.3 旋量BEC在外场下的Rabi振荡和自旋动态局域化 | 第124-138页 |
5.4 小结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40-143页 |
博士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