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中、英文) | 第4-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土壤容重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3 根系吸水机理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4 研究方案和目标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2.1 实验作物材料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2.1 土壤和装土 | 第28页 |
2.2.2 土壤基质势的确定 | 第28-29页 |
2.2.3 土壤机械阻力的测定 | 第29页 |
2.2.4 植株种植和水分控制 | 第29页 |
2.2.5 地上部生长的测量 | 第29-30页 |
2.2.5.1 植株叶片生长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5.2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30页 |
2.2.5.3 叶水势的测定 | 第30页 |
2.2.6 地下部的测定 | 第30-32页 |
2.2.6.1 木质部液汁的收集ABA分析 | 第30页 |
2.2.6.2 根系导水率测定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供试土壤的几种理化性状 | 第32-34页 |
3.1 田间持水量及营养状况 | 第32页 |
3.2 两种土壤基质势下的各容重土壤的含水量 | 第32页 |
3.3 土壤容重和水分对土壤机械阻力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34-39页 |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4.1.1 分根实验的质量 | 第34-35页 |
4.1.2 土壤容重对根系干重的影响 | 第35-36页 |
4.1.3 土壤容重对根系长度和根直径的影响 | 第36页 |
4.1.4 土壤水分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36页 |
4.2 讨论 | 第36-38页 |
4.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第39-44页 |
5.1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5.1.1 幼苗生长情况 | 第39-41页 |
5.1.2 植株叶面积变化动态 | 第41页 |
5.1.3 第四叶叶面积变化动态 | 第41页 |
5.1.4 地上部干物质、WUE与根冠比 | 第41-42页 |
5.2 讨论 | 第42-43页 |
5.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调控机理 | 第44-57页 |
6.1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6.1.1 土壤容重对玉米木质部液汁ABA水平的影响 | 第44-45页 |
6.1.2 光期和暗期玉米叶片伸长速度的比较 | 第45-46页 |
6.1.3 壤容重对光合、叶片水分状况、气孔等生理指标和瞬时WUE的影响 | 第46-47页 |
6.2 讨论 | 第47-56页 |
6.2.1 土壤容重对叶水势、ABA与气孔导度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第47-50页 |
6.2.2 土壤容重对叶片生长调控的可能机制系 | 第50-52页 |
6.2.3 土壤容重对光合速率没有影响 | 第52-53页 |
6.2.4 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关系 | 第53-54页 |
6.2.5 混合容重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6.2.6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评价 | 第55-56页 |
6.3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根系水分吸收的影响 | 第57-63页 |
7.1 测定根系导水率的方法 | 第57-58页 |
7.2 非饱和土壤条件下土根阻力的确定 | 第58页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7.3.1 干湿条件下不同容重土壤对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7.3.2 根系导水率与根直径的关系 | 第59页 |
7.3.3 土壤水分和容重对非根系导水阻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7.4 讨论 | 第60-62页 |
7.4.1 根系导水阻力和非根系导水阻力的比较 | 第60-61页 |
7.4.2 根系导水阻力的分布 | 第61-62页 |
7.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八章 根系导水率测定方法探讨 | 第63-67页 |
8.1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8.3 讨论 | 第64-66页 |
8.4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附录Ⅰ | 第81-82页 |
附录Ⅱ 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