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股权质押下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研究 ----以FSY公司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文献综述第16-18页
        1.2.1 股权质押第16页
        1.2.2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方式研究第16-17页
        1.2.3 股权质押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第17-18页
        1.2.4 文献评述第18页
    1.3 案例选择与研究框架第18-20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股权质押第21页
        2.1.2 控股股东第21页
        2.1.3 两权分离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5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2.2.2 掏空理论第23页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概况第25-29页
    3.1 新三板股权质押趋势第25-26页
    3.2 新三板不同行业股权质押情况第26-27页
    3.3 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质押年份对比第27-29页
第四章 FSY公司案例介绍第29-34页
    4.1 FSY公司简介第29-30页
    4.2 FSY公司股权质押情况第30-32页
        4.2.1 FSY公司股权结构第30-31页
        4.2.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第31-32页
    4.3 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情况对比第32-34页
第五章 股权质押下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第34-43页
    5.1 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动机分析第34-36页
        5.1.1 满足融资需求第34-35页
        5.1.2 保持控制权第35-36页
        5.1.3 转移财务风险第36页
    5.2 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方式第36-39页
        5.2.1 违规占用资金第36-37页
        5.2.2 违规提供借款担保第37-38页
        5.2.3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不当第38-39页
    5.3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得以实施的原因分析第39-40页
        5.3.1 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第39-40页
        5.3.2 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第40页
    5.4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经济后果第40-42页
        5.4.1 侵害公司自身利益第40-41页
        5.4.2 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第41页
        5.4.3 危害证券市场第41-42页
    5.5 案例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3-45页
    6.1 研究结论第43页
    6.2 管理建议第43-45页
        6.2.1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第43-44页
        6.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梁病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下一篇:公路管理系统路况破损检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