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1.1 CAD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1.2 CAD系统的组成与技术 | 第10-12页 |
§1.3 CAD技术的优点及应用 | 第12-13页 |
§1.4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5 CAD技术在铁路站场设计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6 铁路站场CAD系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19页 |
§1.7 铁路站场CAD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1.8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站场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的自动拓扑变换 | 第22-34页 |
§2.1 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结构分析及其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2.2 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的自动拓扑变换 | 第25-34页 |
第三章 现代化驼峰调车场平面优化设计 | 第34-55页 |
§3.1 驼峰头部平面优化设计 | 第34-43页 |
§3.2 调车场尾部平面结构布置原则及优化设计 | 第43-55页 |
第四章 驼峰纵断面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 第55-79页 |
§4.1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 第55-60页 |
§4.2 驼峰溜放纵断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0-67页 |
§4.3 纵断面优化模型中理想解与非劣解的求解算法 | 第67-70页 |
§4.4 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与分配 | 第70-74页 |
§4.5 实例分析 | 第74-79页 |
第五章 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计算方法及自动绘图 | 第79-92页 |
§5.1 现有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计算方法 | 第79-80页 |
§5.2 计算机求解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80-81页 |
§5.3 曲线加宽及建筑物接近限界的几何解释 | 第81-83页 |
§5.4 建筑物接近限界轨迹方程的建立及推导 | 第83-90页 |
§5.5 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图的自动绘制 | 第90-92页 |
第六章 站场CAD系统的可视化 | 第92-105页 |
§6.1 地理信息系统与三维地面仿真 | 第92-93页 |
§6.2 分形理论及其在地面仿真中的应用 | 第93-100页 |
§6.3 铁路三维实体重建 | 第100-103页 |
§6.4 实现站场CAD系统可视化的意义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编组站CAD系统设计 | 第105-112页 |
§7.1 编组站CAD系统的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 | 第105-107页 |
§7.2 BZZCAD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子系统的功能介绍 | 第107-112页 |
结束语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