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编组站论文

编组站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研究及系统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22页
 §1.1 CAD技术的发展概况第8-10页
 §1.2 CAD系统的组成与技术第10-12页
 §1.3 CAD技术的优点及应用第12-13页
 §1.4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3-16页
 §1.5 CAD技术在铁路站场设计中的应用第16-17页
 §1.6 铁路站场CAD系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19页
 §1.7 铁路站场CAD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9-21页
 §1.8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21-22页
第二章 站场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的自动拓扑变换第22-34页
 §2.1 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结构分析及其优化模型的建立第22-25页
 §2.2 咽喉区网络结构图的自动拓扑变换第25-34页
第三章 现代化驼峰调车场平面优化设计第34-55页
 §3.1 驼峰头部平面优化设计第34-43页
 §3.2 调车场尾部平面结构布置原则及优化设计第43-55页
第四章 驼峰纵断面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第55-79页
 §4.1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第55-60页
 §4.2 驼峰溜放纵断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第60-67页
 §4.3 纵断面优化模型中理想解与非劣解的求解算法第67-70页
 §4.4 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与分配第70-74页
 §4.5 实例分析第74-79页
第五章 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计算方法及自动绘图第79-92页
 §5.1 现有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计算方法第79-80页
 §5.2 计算机求解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方法的基本思想第80-81页
 §5.3 曲线加宽及建筑物接近限界的几何解释第81-83页
 §5.4 建筑物接近限界轨迹方程的建立及推导第83-90页
 §5.5 警冲标与信号机位置图的自动绘制第90-92页
第六章 站场CAD系统的可视化第92-105页
 §6.1 地理信息系统与三维地面仿真第92-93页
 §6.2 分形理论及其在地面仿真中的应用第93-100页
 §6.3 铁路三维实体重建第100-103页
 §6.4 实现站场CAD系统可视化的意义第103-105页
第七章 编组站CAD系统设计第105-112页
 §7.1 编组站CAD系统的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第105-107页
 §7.2 BZZCAD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子系统的功能介绍第107-112页
结束语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因病理学研究及临床新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下一篇:hEGF和hbFGF cDNA导入角朊细胞后的表达及对皮肤三种主要修复细胞的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