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单碱基多态性和蛋白质的检测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言第11-22页
   ·单碱基多态性第11-16页
     ·单碱基多态性的产生及检测意义第11-12页
     ·单碱基突变的检测方法及原理第12-16页
   ·生物传感技术第16-21页
     ·免疫传感技术第16-18页
     ·DNA 传感技术第18-19页
     ·酶传感技术第19-20页
     ·适配子探针传感技术第20-21页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第21-22页
第2章 基于适配子-血红素催化化学发光的单碱基多态性的检测第22-34页
   ·引言第22-24页
   ·实验部分第24-27页
     ·仪器与试剂第24-26页
     ·连接酶检测反应第26页
     ·等温扩增反应第26页
     ·化学发光的产生及检测第26页
     ·基因 DNA 的 PCR 扩增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对碘苯酚的作用第27页
     ·核酸链的设计第27页
     ·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第27-28页
     ·血红素浓度的考察第28-29页
     ·连接酶反应的温度第29-30页
     ·等温扩增反应的时间第30页
     ·工作曲线第30-32页
     ·基因DNA 的分析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等温扩增与适配子-血红素催化化学发光相结合用于检测单碱基多态性第34-44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7页
     ·仪器与试剂第35-36页
     ·杂交与连接反应第36页
     ·等温扩增反应第36-37页
     ·化学发光的产生及检测第37页
     ·基因DNA 的PCR 扩增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等温扩增产物的表征第38页
     ·血红素浓度对化学发光信背比的影响第38-39页
     ·聚合酶与内切酶的比例对光强度的影响第39-40页
     ·等温扩增时间对光信号的影响第40页
     ·工作曲线第40-41页
     ·基因DNA 的分析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适配子传感技术与临近杂交、体外转录耦联用于检测人凝血酶第44-50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46页
     ·仪器与试剂第45-46页
     ·凝血酶结合反应第46页
     ·聚合延伸及转录第46页
     ·荧光检测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荧光信号的检测第46-47页
     ·互补碱基数目的优化第47页
     ·探针浓度的选择第47-48页
     ·镁离子浓度优化第48-49页
     ·工作曲线第49页
   ·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ERS探针与基底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DNA微阵列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