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1页 |
·课题设计到的领域和方法 | 第11-13页 |
·消费心理学 | 第11-12页 |
·产品语义学 | 第12-13页 |
·情感营销学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框 | 第13-15页 |
第2章 非物质设计中的界面设计研究 | 第15-21页 |
·非物质主义与非物质主义设计 | 第15页 |
·软件界面设计 | 第15-16页 |
·目标用户体验 | 第16-18页 |
·用户体验分类 | 第16-17页 |
·软件界面设计中的目标用户体验 | 第17-18页 |
·软件界面设计与符号学 | 第18-19页 |
·符号学与流行时尚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手机界面设计时尚化现象分析 | 第21-42页 |
·手机界面与时尚现象分析 | 第21-24页 |
·设计界面流行元素产生的社会因素 | 第24-25页 |
·设计界面流行元素产生的消费者因素 | 第25-33页 |
·人与时尚关系 | 第25-26页 |
·手机消费者的特点研究 | 第26-33页 |
·手机界面流行元素产生的媒介因素——网络 | 第33-35页 |
·网络与六度分割理论 | 第33-34页 |
·手机网络的发展前景与手机媒体 | 第34-35页 |
·手机界面中的流行领域 | 第35-41页 |
·手机界面流行元素视觉设计类 | 第36-39页 |
·手机界面流行元素交互设计类 | 第39-41页 |
·手机界面时尚化发展趋势及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手机界面流行元素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42-56页 |
·从设计信息传播的模式到流行元素研究模型构建 | 第42-45页 |
·设计信息传播的模式 | 第42-43页 |
·基于目标用户体验的手机界面流行元素研究模型 | 第43-45页 |
·手机界面设计元素库的建立 | 第45-50页 |
·手机操作系统的软件界面类 | 第45-47页 |
·手机第三方软件界面类 | 第47-48页 |
·网民自发的非软件界面类 | 第48-49页 |
·手机上的互联网界面类 | 第49-50页 |
·基于目标人群的角色(PERSONAS)设定及特征归纳 | 第50-52页 |
·流行元素的获取与提炼 | 第52-53页 |
·流行元素的特征分析及其指导作用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模型的测试与案例研究 | 第56-81页 |
·案例分析——以表情设计为例 | 第56-80页 |
·目标人群的角色(personas)设定及特征归纳 | 第56-61页 |
·流行元素的获取 | 第61-65页 |
·流行元素的提炼 | 第65-71页 |
·流行元素的特征分析及其指导作用 | 第71-73页 |
·Mr.Egg,Mr,Blue 和Mr.Bless 表情设计案例介绍 | 第73-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