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关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研究评述 | 第15-17页 |
·关于系统评价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有关模式分析研究的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本文特色 | 第20-2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个性优势特征及其客观识别方法 | 第22-45页 |
·个性优势特征的内涵与研究准则 | 第22-24页 |
·个性优势特征的内涵 | 第22-23页 |
·个性优势特征研究的前提与研究准则 | 第23-24页 |
·基于产出准则的个性优势特征的客观识别方法 | 第24-35页 |
·目标规划基本模型及其修正 | 第24-26页 |
·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个性优势特征的分析 | 第27-32页 |
·多层指标体系的个性优势特征的识别方法 | 第32-35页 |
·基于投入产出准则的个性优势特征识别方法 | 第35-44页 |
·关于人类活动投入的公理假设 | 第35页 |
·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NDEA) | 第35-43页 |
·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DEA)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代理评价方法 | 第45-61页 |
·预备知识 | 第45-46页 |
·产出准则下的代理评价方法 | 第46-53页 |
·基于目标规划的"个体代理"评价 | 第46-49页 |
·基于目标规划的"民主代理"评价 | 第49-53页 |
·投入产出准则下的代理评价方法 | 第53-60页 |
·基于NDEA的"个体代理"评价 | 第53-56页 |
·基于NDEA的"民主代理"评价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模式分析方法 | 第61-68页 |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系统模式描述 | 第61页 |
·系统典型模式的提炼 | 第61-62页 |
·系统发展模式的推断及其表现分析 | 第62-63页 |
·算例 | 第63-67页 |
·产出准则下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模式分析 | 第63-66页 |
·投入产出准则下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模式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的分析方法在项目甄别中的应用 | 第68-81页 |
·问题背景 | 第68-69页 |
·项目甄别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9-71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甄别应用 | 第71-80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介 | 第71-72页 |
·样本数据与指标体系 | 第72页 |
·项目个性优势特征的识别 | 第72-73页 |
·项目类型分析 | 第73-77页 |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民主评价 | 第77-78页 |
·项目的遴选与管理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的分析方法在社会评价企业的应用 | 第81-93页 |
·问题背景 | 第81-82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 第82-84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意义 | 第83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指导思想 | 第83-84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84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方法选择 | 第84-85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实例分析 | 第85-92页 |
·基本数据 | 第85-86页 |
·社会评价企业的结果分析 | 第86-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93-94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作者简历 | 第111-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12-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 第113-114页 |
附录 | 第114-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