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QoS的实时流传输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实时流应用的QoS要求 | 第14-15页 |
·实时流应用的网络结构 | 第15-18页 |
·实时流传输技术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第18-24页 |
·实时流"推送"机制 | 第18-22页 |
·实时流"拉取"机制 | 第22-24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4-25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第2章 PSON分层覆盖网络结构 | 第26-43页 |
·引言 | 第26-28页 |
·系统模型 | 第28-30页 |
·分层PSON覆盖网络的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PSON覆盖网络结构 | 第30-32页 |
·分层PSON覆盖网络的协议栈结构 | 第32-33页 |
·节点和资源的注册与查找 | 第33-37页 |
·节点的注册 | 第33-35页 |
·资源注册与查找 | 第35-37页 |
·SUP点的选取和更新 | 第37-38页 |
·试验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系统信息注册和查找的分析与证明 | 第38-39页 |
·节点注册和资源查找的效率的比较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面向QOS的实时流"推送"机制 | 第43-63页 |
·引言 | 第43-47页 |
·实时流"推送"传输的多播树拓扑结构 | 第47-49页 |
·实时流"推送"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49-51页 |
·应用层多播树构造 | 第51-54页 |
·实时流数据的编码与分配 | 第54-59页 |
·实时流编码与分发算法 | 第54-59页 |
·丢包率增加的调整 | 第59页 |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面向QoS的实时流"拉取"机制 | 第63-90页 |
·引言 | 第63-68页 |
·实时流"拉取"机制的QoS需求 | 第63-65页 |
·实时流"拉取"机制应用的现状 | 第65-67页 |
·PSON实时流"拉取"机制 | 第67-68页 |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68页 |
·实时流"拉取"的问题描述与网络模型 | 第68-71页 |
·Peer的属性 | 第68-71页 |
·网络模型 | 第71页 |
·实时流"拉取"整体框架 | 第71-74页 |
·实时流"拉取"中的peer选择 | 第74-80页 |
·节点之间网络参数的测量 | 第74-75页 |
·边加权的确定与候选节点的初选 | 第75-77页 |
·节点最终选择 | 第77-80页 |
·下载peers的pieces分配 | 第80-83页 |
·实时流传输的监控与调整 | 第83-85页 |
·实时流的重新分配 | 第84页 |
·Peer节点的替换与重新选择 | 第84-85页 |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85-89页 |
·实验仿真环境的建立 | 第85-86页 |
·Peer选择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86-87页 |
·Pieces选择与实时速率分配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87-88页 |
·Peer故障和节点的调整结果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实时流"拉取"中的缓存机制 | 第90-104页 |
·引言 | 第90-92页 |
·文件及分块的访问模型 | 第92-94页 |
·副本的选取和放置 | 第94-97页 |
·副本文件的选取 | 第94-95页 |
·缓存副本的存放位置和数量 | 第95-96页 |
·副本的增加与删除 | 第96-97页 |
·文件块的缓存 | 第97-100页 |
·文件块的缓存效用值 | 第97-98页 |
·实时流分块缓存算法 | 第98-99页 |
·缓存块的分布式管理 | 第99-100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节 | 第102-104页 |
第6章 实时流"拉取"中服务优先级 | 第104-115页 |
·引言 | 第104-105页 |
·PSON实时流"拉取"激励模型 | 第105-107页 |
·PSON用户的环境 | 第105页 |
·自私者行为描述 | 第105-106页 |
·系统整体目标 | 第106-107页 |
·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107-112页 |
·机制设计 | 第107页 |
·基于激励机制的带宽分配 | 第107-111页 |
·贡献值的更新 | 第111-112页 |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第129-131页 |
附录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