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遗传分析与菌核病抗性鉴定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芸薹属物种的遗传关系第10-13页
     ·油菜各个种的遗传关系第10-11页
     ·芸薹属基因组结构第11-13页
   ·芸薹属异源多倍体研究第13-14页
     ·植物多倍体起源的研究概况第13页
     ·异源多倍体在育种方面的用途第13页
     ·芸薹属异源多倍体研究概况第13-14页
   ·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研究进展第14页
   ·油菜抗菌核病研究进展第14-17页
     ·菌核病的抗性遗传第14-15页
     ·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进展第15页
     ·菌核病抗性育种第15-17页
第二章 引言第17-18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7页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创建第18-23页
     ·实验材料第18-19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9-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两种不同类型六倍体的比较研究第23-24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页
   ·菌核病抗性鉴定第24-27页
     ·实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0页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获得第27-30页
     ·六种杂交方式的可交配性第27-28页
     ·秋水仙碱加倍效率第28页
     ·杂种鉴定结果第28-30页
     ·六倍体后代形态及细胞学变异第30页
   ·两种不同类型六倍体的比较研究第30-35页
     ·两种不同类型六倍体的生物学分析第30-32页
     ·两种不同类型六倍体的可亲和性研究第32-33页
     ·两种不同类型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亲和性研究第33-34页
     ·柱头识别反应第34-35页
   ·两种不同六倍体杂交杂种优势初探第35-37页
   ·菌核病抗性鉴定第37-40页
第五章 讨论第40-45页
   ·六倍体的创建第40-41页
     ·六倍体的合成及稳定性第40页
     ·秋水仙碱加倍方法第40-41页
     ·黑芥的利用第41页
   ·柱头识别反应第41-42页
   ·抗性甘蓝型油菜的选育新方法第42-44页
   ·六倍体在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潜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发表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地方种质资源评价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黄籽核心种质的建立和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