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等级保护的VPN技术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面向等级保护的VPN技术现状 | 第11-19页 |
·VPN技术现状 | 第11-14页 |
·VPN分类 | 第11-12页 |
·IPSec工作模式 | 第12-13页 |
·IPSec VPN应用模式 | 第13-14页 |
·等级保护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我国等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 第14-15页 |
·国内等级保护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面向等级保护的VPN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基于隧道组合的多级VPN技术 | 第16-17页 |
·基于分域管控的多级VPN技术 | 第17页 |
·基于中心数据交换的多级VPN技术 | 第17-18页 |
·面向等级保护VPN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面向等级保护的VPN技术指标 | 第19-30页 |
·VPN所具备的安全功能 | 第19-20页 |
·身份鉴别 | 第19页 |
·数据安全 | 第19页 |
·访问控制 | 第19-20页 |
·安全审计 | 第20页 |
·等级保护标准对VPN的安全要求 | 第20-25页 |
·GB17859的信息安全指标 | 第20-21页 |
·系统审计保护级对VPN的安全要求 | 第21-22页 |
·安全标记保护级对VPN的安全要求 | 第22-23页 |
·结构化保护级对VPN的安全要求 | 第23-25页 |
·面向安全标记保护级的VPN技术安全指标 | 第25页 |
·一种面向安全标记保护级的VPN总体架构 | 第25-27页 |
·面向等级保护VPN关键技术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安全标记的区域边界强制访问控制 | 第30-44页 |
·概述 | 第30页 |
·基于安全标记的区域边界访问控制模型 | 第30-35页 |
·BLP模型及其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基于安全标记的区域边界强制访问控制模型 | 第31-32页 |
·基于安全标记的区域边界强制访问控制规则 | 第32-34页 |
·基于安全标记的区域边界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分析 | 第34-35页 |
·安全标记管理 | 第35-40页 |
·安全标记的定义 | 第35页 |
·等级保护信息系统主、客体内涵 | 第35-36页 |
·基于VPN的实体标记管理 | 第36-37页 |
·实体安全标记属性 | 第37-38页 |
·范畴标记管理 | 第38-40页 |
·VPN强制访问控制裁决 | 第40-43页 |
·强制访问控制策略的组织 | 第40-42页 |
·强制访问控制裁决算法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标记转换的多级安全互联 | 第44-59页 |
·概述 | 第44页 |
·多级安全互联结构 | 第44-47页 |
·多级安全互联的概念 | 第44页 |
·多级安全互联的结构 | 第44-45页 |
·多级安全互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页 |
·多级安全互联的过程 | 第45-47页 |
·联合管理 | 第47-50页 |
·动态联合 | 第47页 |
·联合成员管理 | 第47-48页 |
·联合同步机制 | 第48-50页 |
·安全标记转换 | 第50-53页 |
·标记转换规则 | 第50-51页 |
·用户身份认证 | 第51-52页 |
·用户访问请求代理 | 第52-53页 |
·多级安全互联协议 | 第53-58页 |
·多级安全互联协议形式化描述 | 第54-56页 |
·多级安全互联协议形式化证明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面向安全标记保护级VPN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59-71页 |
·概述 | 第59-60页 |
·研制目标 | 第59-60页 |
·设计思想 | 第60页 |
·技术路线 | 第60页 |
·总体结构 | 第60-61页 |
·联合策略管理 | 第61-66页 |
·VPN高层策略与VPN隧道策略 | 第62-64页 |
·联合隧道策略生成 | 第64-66页 |
·强制访问控制模块 | 第66-70页 |
·网络实体标记管理 | 第66-67页 |
·改进的IPSec数据报文格式 | 第67-68页 |
·强制访问控制模块处理流程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