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的突变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2章 万年矿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32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3页 |
| ·地质概况 | 第23-26页 |
|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30页 |
| ·突水概况 | 第30-32页 |
| 第3章 万年矿底板系统研究 | 第32-40页 |
| ·影响底板稳定性因素 | 第32-36页 |
| ·地质构造 | 第32-33页 |
| ·水压 | 第33页 |
| ·底板隔水层 | 第33-34页 |
| ·采动 | 第34-35页 |
| ·矿山压力 | 第35-36页 |
| ·底板系统分析 | 第36-40页 |
| ·基本特征 | 第36-38页 |
| ·非线性特征 | 第38-40页 |
| 第4章 协同学理论分析 | 第40-51页 |
|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 第40-43页 |
| ·基本概念 | 第41-42页 |
| ·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 ·底板系统协同学分析 | 第43-51页 |
| ·协同学分析 | 第43-45页 |
| ·支配原理分析 | 第45-51页 |
| 第5章 突变理论及其应用 | 第51-73页 |
| ·基本理论 | 第51-60页 |
|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51-56页 |
| ·Thom的初等突变类型 | 第56-60页 |
| ·分析方法 | 第60-65页 |
| ·齐曼(Zeeman)突变机构分析法 | 第60-64页 |
| ·经验公式分析法 | 第64-65页 |
| ·突变实验设计 | 第65-73页 |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第65-66页 |
| ·实验设备与方案 | 第66-70页 |
| ·监测要求 | 第70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 ·经费预算 | 第72-73页 |
| 第6章 万年矿底板突水预测 | 第73-102页 |
| ·数据分析 | 第73-76页 |
| ·矿压及其特征 | 第73-75页 |
| ·水压及其特征 | 第75-76页 |
| ·底板突水预测 | 第76-86页 |
| ·力学突变模型预测 | 第76-83页 |
| ·单变量序列尖点突变模型 | 第83-85页 |
| ·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 ·底板突水分区 | 第86-101页 |
| ·支配原理法 | 第87-97页 |
| ·突变模型法 | 第97-101页 |
| ·底板突水防治措施 | 第101-102页 |
| 结论 | 第102-104页 |
| 主要成果 | 第102-103页 |
| 不足与建议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