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9页 |
·引言 | 第12页 |
·氨合成反应 | 第12-17页 |
·氨合成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氨合成反应动力学 | 第13-17页 |
·本征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 第17-19页 |
·内、外扩散影响的检验和消除 | 第19-20页 |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上的氢抑制现象 | 第20-23页 |
·氢抑制作用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竞争吸附 | 第23-26页 |
·催化剂表面状态的变化 | 第26-27页 |
·减少氢抑制作用的方法研究 | 第27-31页 |
·添加弱碱性或酸性金属氧化物促进剂 | 第27页 |
·添加结构型促进剂 | 第27-29页 |
·Ru-M双金属活性中心催化剂 | 第29-31页 |
·改变氢氮比 | 第31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选题依据 | 第31-32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39-42页 |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活性炭的预处理 | 第40页 |
·活性组分及助剂的浸渍 | 第40页 |
·催化剂的活性数据测定 | 第40-41页 |
·H_2-TPD-MS实验 | 第41页 |
·H_2-化学吸附实验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活性炭负载钌基催化剂的氨合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42-49页 |
·动力学实验条件的确定及实验设计 | 第42-46页 |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第42-43页 |
·动力学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催化剂的还原活化 | 第44页 |
·动力学实验设计 | 第44-46页 |
·动力学实验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估计 | 第49-73页 |
·钌基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改进的Temkin方程的实用形式 | 第50-51页 |
·改进的Temkin动力学方程的模拟计算 | 第51-60页 |
·动力学模型参数n、α、w_1、w_2的优化 | 第51-55页 |
·动力学方程模拟计算 | 第55-58页 |
·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的估计 | 第58-60页 |
·动力学模型方程的统计检验 | 第60-63页 |
·模型的统计检验方法 | 第60-61页 |
·模型检验结果 | 第61-63页 |
·改进的Temkin动力学模型方程的普适性检验 | 第63-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五章 不同助催化剂对活性炭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上氢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73-79页 |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助催化剂的影响 | 第73-75页 |
·酸性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的影响 | 第75-77页 |
·稀土氧化物助催化剂的影响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