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初探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6-14页 |
·国外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 第6-9页 |
·国内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 第9-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绍兴用电管理所配网自动化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 第14-59页 |
·配网主站SCADA系统 | 第15-30页 |
·配网SCADA主要功能 | 第15-24页 |
·主站SCADA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 第24-26页 |
·PAS配电高级应用软件的功能 | 第26-30页 |
·配网GIS系统 | 第30-34页 |
·主要功能 | 第31-34页 |
·配电自动化分站系统 | 第34-36页 |
·主要用途、作用和特点 | 第35-36页 |
·设备的技术水平 | 第36页 |
·功能软件 | 第36页 |
·开关站终端RTU | 第36-44页 |
·分散式子RTU的主要功能 | 第37-39页 |
·分散式子RTU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39-40页 |
·分散式子RTU的参数设定 | 第40-41页 |
·总控单元的具体功能 | 第41-42页 |
·总控单元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42页 |
·总控单元的参数设定 | 第42-43页 |
·RTU实现PLC功能简介 | 第43-44页 |
·开关站环境监控系统 | 第44-56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5页 |
·系统结构 | 第45-47页 |
·主站系统组成 | 第47页 |
·开关站系统组成 | 第47-48页 |
·开关站系统与主站系统的分工与协作 | 第48-49页 |
·主要设备组成 | 第49-50页 |
·主要模块功能 | 第50-53页 |
·管理服务器功能 | 第53-55页 |
·系统特点 | 第55-56页 |
·系统分析 | 第56-59页 |
第三章 建设配网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基本框架 | 第59-62页 |
·系统基本框架 | 第59-60页 |
·系统功能框架 | 第60页 |
·统一时标系统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建设配网信息一体化平台的方案设计 | 第62-88页 |
·主站层 | 第62-82页 |
·主站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第62-66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66-67页 |
·历史数据库 | 第67页 |
·实时数据库 | 第67-68页 |
·方便、友好的数据库浏览工具 | 第68页 |
·冗余数据库的一致性维护 | 第68页 |
·广义软总线 | 第68-69页 |
·运行组态监视和控制 | 第69-70页 |
·实时任务进程管理系统 | 第70页 |
·实时通信热线 | 第70-71页 |
·控制语言 | 第71页 |
·计算语言和控制语言程序启动方式 | 第71-72页 |
·图形及人机界面系统 | 第72-73页 |
·软硬件容错技术 | 第73页 |
·提供第三方开发的应用接口 | 第73页 |
·系统软件结构图 | 第73-75页 |
·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硬件配置示意图 | 第75-76页 |
·主站硬软设备选型原则 | 第76-82页 |
·分站层 | 第82-84页 |
·分站监控系统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 第82-83页 |
·分站监控系统的监控模块 | 第83-84页 |
·终端层 | 第84-88页 |
·通信一体化 | 第84-87页 |
·时标一体化 | 第87-88页 |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