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中国报刊漫画的传播学特征--以《漫画之页》为例
| 致谢语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9页 |
|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程度 | 第17-18页 |
| 2 《新华文摘》与《漫画之页》 | 第18-27页 |
| ·《新华文摘》创刊背景及基本定位 | 第18-20页 |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化产物” | 第18页 |
| ·内容主旨:改革开放的“晴雨表” | 第18-19页 |
| ·编排特色:“浓缩型的文选” | 第19页 |
| ·期刊地位:中国社会科学的“思想库” | 第19-20页 |
| ·《新华文摘》的改版与内容分布变化 | 第20-24页 |
| ·《新华文摘》的改版 | 第20-21页 |
| ·《新华文摘》的内容分布变化 | 第21-24页 |
| ·《漫画之页》的特殊地位 | 第24-27页 |
| ·《漫画之页》的历史背景 | 第24-25页 |
| ·《漫画之页》在《新华文摘》的特殊地位 | 第25-27页 |
| 3 《漫画之页》的传播学研究价值 | 第27-35页 |
| ·报刊漫画:一种特殊的媒体形式 | 第27-29页 |
| ·报刊漫画的媒体性质 | 第27-29页 |
| ·漫画题材的分布 | 第29页 |
| ·《漫画之页》的三级把关模式 | 第29-31页 |
| ·第一阶段把关活动:漫画素材采集 | 第30页 |
| ·第二阶段把关活动:选刊漫画 | 第30页 |
| ·第三阶段把关活动:有选择性地转载 | 第30-31页 |
| ·漫画转摘的来源 | 第31-35页 |
| ·主要来源于报纸 | 第32-33页 |
| ·以专业性媒体为主 | 第33页 |
| ·以全国性媒体为主 | 第33-35页 |
| 4 《漫画之页》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 第35-47页 |
| ·新时期新闻传播与报刊漫画的发展 | 第35-38页 |
| ·中国社会政治变革大背景 | 第35-36页 |
| ·新闻传播与报刊漫画的发展 | 第36-38页 |
| ·《漫画之页》:社会的多棱镜 | 第38-42页 |
| ·解读社会与反映民生 | 第38-40页 |
| ·折射时代变迁 | 第40-41页 |
| ·展现观念的新旧交替 | 第41-42页 |
| ·《漫画之页》: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共领域 | 第42-47页 |
| ·政治上的真知灼见 | 第42-43页 |
| ·讽刺官僚 | 第43-44页 |
| ·揭露政治腐败 | 第44-46页 |
| ·舆论引导与监督相结合 | 第46-47页 |
| 5 比较视角看报刊漫画 | 第47-63页 |
| ·《漫画之页》与《漫友》:报刊漫画与杂志漫画 | 第47-52页 |
| ·作为漫画的共同点 | 第47-49页 |
| ·杂志与期刊的定位不同 | 第49-51页 |
| ·报刊漫画与杂志漫画的区别 | 第51-52页 |
| ·《漫画之页》与《讽刺与幽默》:报刊与漫画 | 第52-56页 |
| ·《讽刺与幽默》创刊与地位 | 第52-53页 |
| ·报刊与漫画的关系 | 第53-54页 |
| ·《漫画之页》与《讽刺与幽默》的区别 | 第54页 |
| ·报刊漫画的主要传播功能 | 第54-56页 |
| ·《新华文摘》与《纽约客》:中美比较 | 第56-63页 |
| ·《纽约客》的影响力与漫画典型 | 第56-57页 |
| ·中美报刊漫画的共同特点 | 第57-60页 |
| ·漫画的在报刊媒体上的职责 | 第60-61页 |
| ·隐喻的运用:不同的审美文化 | 第61-63页 |
| 6 《漫画之页》与中国报刊漫画文化 | 第63-80页 |
| ·报刊漫画的现实根据 | 第63-66页 |
| ·中国报刊漫画的曲折发展 | 第63-65页 |
| ·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 | 第65-66页 |
| ·推动社会进步的大众传播艺术 | 第66-70页 |
| ·漫画的内容核心:矛盾与失衡 | 第66-67页 |
| ·对社会心理的宽慰作用 | 第67-68页 |
| ·报刊漫画传播与受众的媒介需求 | 第68-70页 |
| ·中国报刊漫画的文化特点 | 第70-76页 |
| ·雅俗共赏、寓庄于谐 | 第70-71页 |
| ·漫画的幽默 | 第71-73页 |
| ·文化的相通性:民族传统特征 | 第73-76页 |
| ·关于漫画文化传播的思考 | 第76-80页 |
| ·应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瞄准社会需求 | 第77页 |
| ·培育漫画产业的前提:应找准文化土壤 | 第77-78页 |
| ·中国智慧与创造力:充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 第78页 |
| ·以幽默为法宝赢得市场 | 第78-80页 |
| 7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 附录 | 第89-94页 |
| 表格索引 | 第94页 |
| 图表索引 | 第94-96页 |
|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第96-100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