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序言 | 第7-10页 |
| 一、早期人类思想史中科学与哲学的原始一体化 | 第10-21页 |
| (一) 初民解释宇宙自然的尝试 | 第10-12页 |
| (二) 古希腊的智慧:科学与哲学的形而上之维 | 第12-21页 |
| 1、早期自然哲学的统一与分裂 | 第13-16页 |
| 2、形而上学对自然哲学的超越 | 第16-21页 |
| 二、近代思想的实质及科学与哲学的划界 | 第21-35页 |
| (一) 中世纪的黑暗与文艺复兴的曙光 | 第22-25页 |
| 1、中世纪:上帝的阴影与科学理性的闪现 | 第22-23页 |
| 2、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 第23-25页 |
| (二) 前牛顿科学及其形而上学意义 | 第25-30页 |
| 1、前牛顿进步在数学中的形而上学意义 | 第25-27页 |
| 2、非数学的科学潮流 | 第27-30页 |
| (三) 科学知识的综合及科学与哲学的界限 | 第30-35页 |
| 1、牛顿科学与哲学 | 第30-32页 |
| 2、康德哲学中理性的界限 | 第32-35页 |
| 三、现代理论与实践中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 第35-54页 |
| (一) 20 世纪科学观念的变革:科学天空的阴晴图景 | 第35-43页 |
| 1、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及其无法取消的悖论 | 第36-40页 |
| 2、科学之世界图景的重建 | 第40-43页 |
| (二) 科学哲学的兴起与转向:哲学与科学对话的新平台 | 第43-54页 |
| 1、现代科学哲学的诞生 | 第44-45页 |
| 2、传统科学哲学的两个教条 | 第45-48页 |
| 3、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 | 第48-54页 |
| 注释 | 第54-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