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角色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缘起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学界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关于“角色”理论的研究 | 第9-10页 |
·关于法律人角色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法律人本质和特征的研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写作思路 | 第11-13页 |
第2章 法律人角色分析的理论前设 | 第13-22页 |
·分析法律人角色的模型 | 第13-17页 |
·法律人的概念 | 第13-15页 |
·法律人角色的含义 | 第15-16页 |
·理论分析的模型 | 第16-17页 |
·法律人的角色特征 | 第17-22页 |
·专门的法律知识 | 第18页 |
·独特的思维方式 | 第18-19页 |
·内化的高贵感、正义感 | 第19-20页 |
·较强的自主性 | 第20-22页 |
第3章 法律人角色的历史考察 | 第22-33页 |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律人 | 第22-27页 |
·司法官员 | 第22-24页 |
·刑名幕友 | 第24-25页 |
·讼师 | 第25-26页 |
·律学者 | 第26-27页 |
·早期西方文明中的法律人 | 第27-29页 |
·立法家 | 第27-28页 |
·裁判官 | 第28-29页 |
·法学家 | 第29页 |
·近代法律职业形成中的法律人 | 第29-33页 |
·英国法律人 | 第29-31页 |
·德国法律人 | 第31页 |
·美国法律人 | 第31-33页 |
第4章 当代中国法律人的角色错位与角色重塑 | 第33-41页 |
·当代中国法律人的角色错位 | 第33-36页 |
·思维方式的错位 | 第33-34页 |
·专业化要求的错位 | 第34-35页 |
·廉洁、公正要求的错位 | 第35-36页 |
·自主性要求的错位 | 第36页 |
·当代中国法律人的角色重塑 | 第36-41页 |
·专业素质的提高 | 第36-38页 |
·高贵感、正义感的塑造 | 第38-39页 |
·自主性的维护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