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物权法保护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第1章 概述第9-19页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第9-12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界定第9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特征第9-11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种类第11-12页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保护的意义第12-16页
     ·体现保护交易安全价值第13-15页
     ·提高交易效率的需要第15-16页
   ·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保护第16-19页
     ·物权变动模式的涵义第16页
     ·物权变动模式的种类与差异第16-18页
     ·物权变动模式对于第三人保护的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19-25页
   ·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第19-20页
   ·意思主义模式下保护第三人的措施第20-23页
     ·从绝对意思主义演变为相对意思主义第21页
     ·鼓励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登记行为第21-22页
     ·确立动产物权变动的时点第22-23页
   ·对意思主义模式保护第三人的评析第23-25页
     ·意思主义模式下的物权变动缺少公示的外观第23页
     ·意思主义模式下的公示对抗力不足以保护第三人第23-25页
第3章 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25-42页
   ·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25-35页
     ·物权形式主义模式第25-27页
     ·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与第三人的保护第27-29页
     ·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原则与第三人的保护第29-32页
     ·物权行为抽象性原则与第三人的保护第32-35页
   ·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35-38页
     ·债权形式主义模式第35-36页
     ·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的物权合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36页
     ·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的物权公示与第三人的保护第36-37页
     ·对债权形式主义下第三人保护制度的评析第37-38页
   ·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与第三人的保护第38-42页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第39-40页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与第三人的保护第40-42页
第4章 善意取得制度与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第42-48页
   ·善意取得保护第三人的适用条件第42-44页
   ·善意取得制度在第三人利益保护方面的价值第44-46页
   ·善意取得制度在第三人保护方面的缺陷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事新闻报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以时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为重心
下一篇:新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伦理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