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生死观与文学 | 第7-24页 |
第一节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生死观 | 第7-12页 |
一、生的理想——“杀身成仁” | 第7-10页 |
二、死的超越——“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舍生取义”——孟子的生死观 | 第12-16页 |
一、孟子的生命观 | 第12-14页 |
二、“舍生取义”——孟子的死亡观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礼善生死”——荀子的生死观 | 第16-20页 |
一、“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积极能动的生存观 | 第16-17页 |
二、“礼善生死”——荀子的死亡观及强调礼治死事的作用 | 第17-20页 |
第四节 先秦儒家的生死观与文学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先秦道家的生死观与文学 | 第24-41页 |
第一节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的生死观 | 第24-28页 |
一、“柔弱胜刚强”——老子的生存观 | 第24-27页 |
二、“强梁者不得其死”、“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的死亡观及超越方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忘我逍遥——庄子的生死观 | 第28-37页 |
一、人生如梦——庄子的生存论 | 第28-32页 |
二、生死一体、悦死恶生——庄子的死亡观 | 第32-34页 |
三、庄子在齐同生死后给出的生命生存智慧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先秦道家的生死观与文学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