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人体血糖检测仪的发展历史 | 第7-8页 |
·血糖检测装置最新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动态血糖监测的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体血糖检测原理和方法 | 第13-19页 |
·人体血糖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微损血糖仪 | 第13-14页 |
·无创血糖仪 | 第14页 |
·连续式血糖检测仪 | 第14-15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15-17页 |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 第15-16页 |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 第16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6页 |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动态血糖监测原理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19-38页 |
·硬件系统方案选择 | 第19-21页 |
·以MSP430F449 为主控芯片的硬件系统 | 第19页 |
·以LPC2103 为主控芯片的硬件系统 | 第19-21页 |
·两个系统的比较 | 第21页 |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硬件设计 | 第21-22页 |
·血糖信号放大电路 | 第22-24页 |
·ARM 核心的嵌入式芯片LPC2103 | 第24-28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24-25页 |
·ARM 简介 | 第25-26页 |
·LPC2103 微处理器 | 第26-28页 |
·系统整体电路图及主要模块设计 | 第28-37页 |
·系统整体电路图 | 第28页 |
·A/D 转换模块 | 第28-29页 |
·存储模块 | 第29-31页 |
·显示模块 | 第31-32页 |
·键盘模块 | 第32-33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33-34页 |
·实时时钟模块 | 第34-35页 |
·程序固化模块 | 第35页 |
·电源模块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的软件开发 | 第38-46页 |
·UCLINUX 操作系统简介 | 第38-41页 |
·uClinux 特征 | 第38-39页 |
·uClinux 组成结构 | 第39-41页 |
·系统软件框图 | 第41页 |
·系统软件主程序流程 | 第41-43页 |
·系统子程序模块 | 第43-44页 |
·存储模块 | 第43页 |
·显示模块 | 第43-44页 |
·键盘模块 | 第44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44页 |
·PC 机分析系统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的性能测试与实验 | 第46-53页 |
·系统硬件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 | 第46-47页 |
·系统实验 | 第47-52页 |
·实验检测方法及步骤 | 第47-52页 |
·实验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摘要 | 第62-65页 |
ABSTRACT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