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与形态数据的秦岭地区日本弓背蚁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日本弓背蚁简介第11-12页
   ·秦岭自然地理第12-13页
     ·地理位置第12页
     ·秦岭形成第12页
     ·环境、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第12-13页
   ·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第13-15页
     ·生物地理学概念第13-14页
     ·生物地理学理论及研究第14页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秦岭地区的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第15页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第15-19页
     ·种群分化的研究方法第16-19页
       ·外部形态特征第16页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第16-17页
       ·地理分布特征第17页
       ·遗传学特征第17页
       ·数学方法第17-18页
       ·分子标记技术第18-19页
   ·微卫星标记简介第19-21页
     ·概念第19页
     ·原理和特性第19-20页
     ·应用第20-21页
   ·蚁科微卫星研究进展第21-22页
   ·微卫星的分离及引物设计第22页
   ·微卫星电泳中胶的制备与染色第22-23页
   ·微卫星标记中常用的分析指标第23-2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25-35页
   ·实验材料第25-28页
     ·标本的收集第25-26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6-28页
       ·实验仪器第26-27页
       ·实验试剂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5页
     ·总基因组DNA提取第28-29页
       ·部分试剂的配制第28页
       ·提取步骤第28-29页
       ·DNA样品的检测第29页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第29-30页
       ·引物筛选第29-30页
       ·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0页
       ·扩增反应程序第30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第30-32页
       ·部分试剂的配置第30-3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1页
       ·凝胶银染第31-32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2-35页
       ·聚类分析第32页
       ·POPGEN软件分析第32-35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5-51页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第35页
   ·电泳结果第35-36页
     ·琼脂糖检测结果第35-36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结果第36页
   ·蚂蚁形态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36-38页
     ·聚类分析第36-38页
     ·多因素方差分析第38页
   ·基于POPGEN32软件的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的分析第38-51页
     ·微卫星位点分析第38-40页
     ·基于微卫星位点的种群分析第40-48页
     ·基于遗传距离的种群聚类分析第48-51页
第4章 讨论第51-57页
   ·对20个地理种群的分析与讨论第51-54页
     ·基于种群分化的讨论第51-52页
     ·基于生物地理学的讨论第52-54页
   ·日本弓背蚁的生物学特性第54页
   ·DNA提取、聚丙烯酰胺电泳第54-57页
第5章 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第67-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体隔离应激(MS)和注射地塞米松(DEX)对棕色田鼠社会行为发育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甘肃鼢鼠心血管系统对急性低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