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立题依据 | 第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8-11页 |
·区调填图工作区位置 | 第8-9页 |
·论文涉及区域 | 第9-10页 |
·研究区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 第10页 |
·实物工作量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GIS 产生 | 第11-12页 |
·GIS 的概念 | 第12-13页 |
·GIS 的组成 | 第13-14页 |
·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 | 第14-15页 |
·基于 GIS 技术的专业地质数据库系统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概况 | 第19-30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3页 |
·地层 | 第19-20页 |
·构造 | 第20页 |
·区域矿产概况 | 第20-23页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3-27页 |
·区内磁场特征及分区 | 第23-24页 |
·主要磁异常推断解释 | 第24-27页 |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27页 |
·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图形数据库建立 | 第30-35页 |
·数据收集和整理 | 第30-33页 |
·地质数据 | 第30页 |
·物化探数据 | 第30-32页 |
·研究区相关矿产资料 | 第32-33页 |
·图形数据库的形成 | 第33-34页 |
·地质资料数字化 | 第33页 |
·图层划分 | 第33-34页 |
·地质内容取舍 | 第34页 |
·物化探资料数字化 | 第34页 |
·数据校正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属性数据库建立 | 第35-40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35-37页 |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35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35-36页 |
·数据模型 | 第36-37页 |
·数据模型与属性结构建立 | 第37-39页 |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及编辑修改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基于GIS 有利信息的综合与找矿靶区的圈定 | 第40-59页 |
·空间分析 | 第40-45页 |
·空间分析的具体步骤 | 第40-41页 |
·矢量空间分析类型 | 第41-42页 |
·迭加分析 | 第42-44页 |
·缓冲区(Buffer)分析 | 第44-45页 |
·多层立体叠置 | 第45页 |
·圈定找矿靶区 | 第45-59页 |
·矿床(点)与断层空间分析 | 第45-48页 |
·矿床(点)与岩石地层空间分析 | 第48-49页 |
·矿床(点)与铅锌金银钡综合异常空间分析 | 第49-50页 |
·综合成矿预测空间分析 | 第50-51页 |
·圈定找矿靶区 | 第51-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