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点生态化设计理念、价值、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动因 | 第10-11页 |
| ·城市问题 | 第10页 |
| ·城市节点设计现状 | 第10-11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城市节点研究 | 第11-13页 |
| ·生态城市设计研究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启示 | 第14页 |
| ·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具体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问题分析 | 第19-29页 |
| ·概念解析 | 第19-22页 |
| ·城市节点 | 第19-20页 |
| ·生态城市 | 第20-22页 |
| ·节点典型类型、等级、相关概念 | 第22-26页 |
| ·典型类型 | 第22-25页 |
| ·等级 | 第25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5-26页 |
| ·现状城市节点问题 | 第26-28页 |
| ·交通复杂化导致步行空间的缺失 | 第26页 |
| ·道路、建筑与外部空间的脱节 | 第26-27页 |
| ·节点空间生活的失落 | 第27页 |
| ·节点功能混乱,缺乏与城市有机关联 | 第27-28页 |
| ·节点生态完整性不足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设计 | 第29-36页 |
| ·城市生态问题 | 第29-30页 |
| ·城市生态系统 | 第29页 |
| ·城市生态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 ·生态城市 | 第30-31页 |
| ·生态城市设计实践 | 第31-35页 |
| ·库里提巴 | 第31-32页 |
| ·马斯达尔 | 第32-34页 |
|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的启示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城市节点的空间特性 | 第36-49页 |
| ·五角场环岛地区节点调查分析 | 第36-39页 |
| ·背景 | 第36页 |
| ·形态构成 | 第36-37页 |
| ·生态环境构成 | 第37-38页 |
| ·空间使用情况 | 第38-39页 |
| ·延安东路立交节点调查分析 | 第39-43页 |
| ·背景 | 第39-40页 |
| ·形态构成 | 第40-41页 |
| ·生态环境构成 | 第41页 |
| ·空间使用情况 | 第41-43页 |
| ·静安寺广场节点调查分析 | 第43-46页 |
| ·背景 | 第43页 |
| ·形态构成 | 第43-44页 |
| ·生态环境构成 | 第44页 |
| ·空间使用情况 | 第44-46页 |
| ·调查思考 | 第46-49页 |
| ·公共活动时间性 | 第46-47页 |
| ·空间形态属性 | 第47页 |
| ·环境影响力 | 第47页 |
| ·辐射、延伸效应 | 第47页 |
| ·市民生活的舞台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 第49-58页 |
| ·中西节点空间发展变迁 | 第49-52页 |
| ·西方节点空间 | 第49-50页 |
| ·中国节点空间 | 第50-51页 |
| ·中西方节点空间比较 | 第51-52页 |
|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 第52-54页 |
| ·城市生态化 | 第52-53页 |
| ·节点生态化 | 第53页 |
|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 第53-54页 |
| ·节点生态化价值体现 | 第54-57页 |
| ·生态伦理价值体现 | 第54-55页 |
| ·城市场所价值体现 | 第55-56页 |
| ·人文精神体现 | 第56-57页 |
| ·技术生态化价值体现 | 第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城市节点生态化的技术方法 | 第58-67页 |
| ·节点生态化设计策略体系 | 第58-63页 |
| ·总体系统 | 第59页 |
| ·前期指导 | 第59-61页 |
| ·内核 | 第61-62页 |
| ·节点生态策略 | 第62-63页 |
| ·发展目标 | 第63页 |
| ·设计过程 | 第63-66页 |
| ·项目背景调查 | 第63-64页 |
| ·现状及发展分析 | 第64页 |
| ·确立设计目标 | 第64页 |
| ·生态设计策略 | 第64-65页 |
| ·方案选择 | 第65页 |
| ·详细设计 | 第65页 |
| ·实施与管理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实例研究 | 第67-79页 |
| ·合肥城市入口概念设计 | 第67-71页 |
| ·总体概况 | 第67-68页 |
| ·背景调查与分析 | 第68页 |
| ·设计目标 | 第68-69页 |
| ·节点详细设计 | 第69-71页 |
| ·昆明华商之家概念规划 | 第71-77页 |
| ·总体概况 | 第71页 |
| ·背景调查与分析 | 第71-72页 |
| ·设计目标 | 第72页 |
| ·前期指导 | 第72-73页 |
| ·生态设计策略 | 第73-74页 |
| ·节点详细设计 | 第74-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