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导言 | 第11-20页 |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 第21页 |
·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 第21页 |
·地域分异规律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 | 第21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1-23页 |
·生态经济的内涵 | 第22页 |
·生态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生态经济理论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理论指导 | 第23页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区域空间结构的几种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空间结构理论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空间组织理论支撑 | 第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核心理论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追求 | 第26-27页 |
3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5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及原则 | 第27-30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 | 第27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和思路 | 第27-30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5页 |
·自然资源系统指标 | 第31-32页 |
·社会系统指标 | 第32-33页 |
·经济系统指标 | 第33-34页 |
·环境系统指标 | 第34-35页 |
4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法及结果 | 第35-51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36-39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 | 第36-37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模型 | 第37-39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39-42页 |
·主成分提取 | 第39页 |
·各城市的因子值与综合得分 | 第39-41页 |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第41-42页 |
·综合评价 | 第42-51页 |
·优化开发区 | 第43-45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45-46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46-47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47-51页 |
5 山东省各类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51-53页 |
·思想认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和统一 | 第51页 |
·涉及到的基础性工作与目标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 第51-52页 |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困难 | 第52页 |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 第52-53页 |
·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相关政策 | 第53-56页 |
·财政投资政策 | 第53-54页 |
·法律政策 | 第54页 |
·产业政策 | 第54-55页 |
·土地政策 | 第55页 |
·人口管理政策 | 第55-56页 |
·环境保护政策 | 第56页 |
·管理监督手段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附表: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17 地市各项指标数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