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语义研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时代意义 | 第17-18页 |
·精神需求 | 第18页 |
·现实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产品语义学概述 | 第19-33页 |
·产品语义学兴起的背景 | 第19-23页 |
·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 | 第19-20页 |
·消费阶层的中兴 | 第20-21页 |
·环境危机与造型失落 | 第21-22页 |
·设计文化的探求 | 第22-23页 |
·产品语义学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产品语义学的产生 | 第23-24页 |
·产品语义学的发展 | 第24-25页 |
·产品语义的外延意指与内涵意指 | 第25-30页 |
·外延意指 | 第25-26页 |
·内涵意指 | 第26-30页 |
·感性工学的探讨 | 第30-32页 |
·感性工学的概念 | 第30-31页 |
·感性工学的背景 | 第31页 |
·感性工学与产品语义的关系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产品语义的生成方法 | 第33-41页 |
·产品符号 | 第33-34页 |
·产品符号的概念 | 第33页 |
·产品符号的类型 | 第33-34页 |
·产品设计的语义表达 | 第34-36页 |
·产品语义的生成 | 第36-39页 |
·功能性语义的生成 | 第36-37页 |
·指示性语义的生成 | 第37-38页 |
·象征性语义 | 第38-39页 |
·产品语义的设计方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41-53页 |
·产品语义的设计程序 | 第41-42页 |
·设计中产品语义的应用方法 | 第42-46页 |
·重复和多余 | 第42-43页 |
·变形和解构 | 第43页 |
·象征与隐喻 | 第43-44页 |
·深奥和诠释 | 第44页 |
·多价和多元 | 第44-45页 |
·叙述性设计 | 第45-46页 |
·产品形象视觉语义符号解析 | 第46-50页 |
·造型语义 | 第46-48页 |
·色彩语义 | 第48-49页 |
·材质语义 | 第49-50页 |
·产品语义与产品形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产品语义与中国文化 | 第53-63页 |
·产品文化的表现 | 第53页 |
·产品文化 | 第53-54页 |
·文化符号的重构 | 第54-59页 |
·形态、线条符号的使用 | 第55-57页 |
·色彩符号的使用 | 第57页 |
·材料符号的使用 | 第57页 |
·符号的模仿借用 | 第57-58页 |
·文化符号的使用原则 | 第58-59页 |
·案例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