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前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36页
   ·聚丙烯酰胺简介第14-16页
     ·定义和分类第14-15页
     ·聚丙烯酰胺的结构与性质第15-16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研究概况第16-23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路线第16-18页
       ·大分子的侧基改性第16-17页
       ·接枝聚合第17页
       ·阴、阳离子单体的共聚第17-18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第18-20页
       ·水溶液聚合第18页
       ·反相乳液聚合第18-19页
       ·反相微乳液聚合第19页
       ·水分散聚合第19-20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第20-23页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0-21页
       ·在造纸中的应用第21页
       ·在采油中的应用第21-22页
       ·在吸水材料中的应用第22页
       ·其它方面的应用第22-23页
   ·聚丙烯酰胺水分散聚合研究概况第23-34页
     ·分散聚合理论第23-27页
     ·聚丙烯酰胺水分散聚合综述第27-32页
       ·水分散聚合及其工艺第27-28页
       ·水分散聚合机理第28-30页
       ·水分散聚合过程中的威森伯格效应第30-32页
     ·丙烯酰胺水分散聚合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32-34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34-36页
2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第36-63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部分第36-40页
     ·试剂第36-37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38页
       ·稳定剂(PDMC)的制备第37-38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第38页
     ·聚合物性能测试与表征第38-40页
       ·体系中无机盐的脱除第38-39页
       ·聚合物特性粘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39页
       ·聚合物残余单体含量的测定第39页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第39页
       ·粒度分布的测定第39页
       ·光学显微图像仪观察颗粒形貌第39-40页
       ·聚合物粒子的透射电镜扫描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61页
     ·分散介质的选择第40-42页
     ·稳定剂的选择第42页
     ·单体的选择第42-44页
       ·阴离子单体的选择第43页
       ·阳离子单体的选择第43-44页
     ·引发剂的选择第44-45页
     ·单因素实验第45-54页
       ·无机盐浓度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45-47页
       ·稳定剂浓度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47-48页
       ·稳定剂分子量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48-50页
       ·单体浓度对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50-51页
       ·单体组成对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51-52页
       ·引发剂浓度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52-53页
       ·体系pH 值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53-54页
       ·反应温度对 DMC/AM/AA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54页
     ·正交试验第54-58页
     ·共聚物红外光谱第58-59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颗粒形貌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3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溶胀特性第63-74页
   ·引言第63页
   ·实验部分第63-65页
     ·试剂第63-64页
     ·实验仪器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5页
       ·水分散体表观粘度的测定第64页
       ·光学显微图像仪观察颗粒形貌第64页
       ·粒度分布的测定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旋转粘度计转速对体系表观粘度值的影响第65-67页
     ·硫酸铵稀释液浓度对体系表观粘度的影响第67-68页
     ·水分散体的粒径及其粒度分布第68-70页
     ·水分散体溶胀前后的颗粒形态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絮凝性能研究第74-83页
   ·引言第74-75页
   ·实验部分第75-76页
     ·试剂第75页
     ·实验仪器第75-76页
     ·高岭土悬浊液的配制第76页
     ·絮凝效果实验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P(DMC/AM/AA)用量对絮凝速度及沉淀分离效果的影响第76-77页
     ·P(DMC/AM/AA)阴、阳离子基团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第77-79页
       ·阳离子基团含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阴离子基团含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P(DMC/AM/AA)投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不同pH 值下P(DMC/AM/AA)的絮凝性能及与其它品种的比较第80页
     ·不同类型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比较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83-87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83-85页
 本文创新点第85页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啶、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及结构表征
下一篇:MnO2型钾离子筛的合成及其对K+的离子交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