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青蒿素 | 第10-11页 |
| ·氟代烃和全氟代烃的物性 | 第11页 |
| ·青蒿素的来源 | 第11-14页 |
| ·青蒿素的化学合成 | 第11-12页 |
|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 第12-13页 |
| ·植物组织培养合成青蒿素 | 第13-14页 |
| ·植物中提取青蒿素 | 第14页 |
|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 第14-17页 |
| ·非极性有机溶剂提取 | 第14-15页 |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 第15-16页 |
| ·离子液体提取 | 第16-17页 |
| ·氟代烷烃HFC-134a(1,1,1,2-四氟乙烷)提取 | 第17页 |
| ·天然药用成分的分离方法 | 第17-18页 |
| ·青蒿素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18-21页 |
| ·定性分析 | 第18-19页 |
| ·定量分析 | 第19-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测定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 | 第21-22页 |
| ·选择较佳提取方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 第22页 |
| ·青蒿素的分离与精制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3-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3-24页 |
| ·青蒿素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 ·青蒿素定性分析法(薄层色谱法) | 第24-25页 |
| ·青蒿素定量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7-30页 |
| ·提取步骤及装置图 | 第27-28页 |
| ·青蒿素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 ·提取回收率测定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四氟乙烷提取青蒿素的研究 | 第31-47页 |
| ·青蒿素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 ·青蒿素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32-34页 |
| ·提取方法及步骤 | 第32页 |
| ·装置图 | 第32-33页 |
| ·质量流量计的校正 | 第33-34页 |
| ·四氟乙烷提取青蒿素单因素实验 | 第34-39页 |
| ·原料粒度 | 第34-36页 |
| ·提取时间 | 第36页 |
| ·提取温度 | 第36-37页 |
| ·液固比 | 第37-38页 |
| ·搅拌速度 | 第38-39页 |
| ·四氟乙烷提取青蒿素正交实验 | 第39-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青蒿素的分离精制与表征 | 第47-57页 |
| ·青蒿素溶液脱蜡 | 第47页 |
| ·青蒿素的溶剂萃取 | 第47-52页 |
|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8-49页 |
| ·萃取实验 | 第49-50页 |
| ·单因素的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 ·青蒿素的结晶与重结晶 | 第52-53页 |
|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 第52-53页 |
| ·重结晶过程的控制 | 第53页 |
| ·产品分析 | 第53-55页 |
| ·薄层层析(TLC) | 第53-5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问题及建议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