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稀土元素的主要性质 | 第12-16页 |
| ·稀土元素及其组分 | 第12-13页 |
| ·自然界稀土元素的电子构型和价态 | 第13-14页 |
| ·REE 的配位和离子半径 | 第14-15页 |
| ·稀土元素在自然界的分馏 | 第15-16页 |
| ·REE 组成数据的表示 | 第16-19页 |
| ·REE 组成模式图 | 第16-17页 |
| ·表征REE 组成的参数 | 第17-18页 |
| ·异常系数(指数) | 第18-19页 |
| ·海水中的稀土元素 | 第19-23页 |
| ·海洋的REE 供给 | 第20页 |
| ·REE 从海水中的迁移 | 第20-21页 |
| ·海水中REE 的特征 | 第21-23页 |
| ·海水中稀土元素和碳酸盐分异的共沉淀研究 | 第23-25页 |
| ·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6-40页 |
| ·海水中的碳酸岩体系 | 第26-30页 |
| ·二氧化碳分压(pCO_2) | 第27页 |
| ·海水中的DIC(溶解无机碳) | 第27页 |
| ·海水中的pH 值 | 第27-28页 |
| ·影响pH 的因素 | 第28-29页 |
| ·海水的总碱度、总碳酸碱度 | 第29-30页 |
| ·海水的总碱度 | 第29页 |
| ·碳酸盐碱度 | 第29-30页 |
| ·海水中的碳酸盐矿物 | 第30-33页 |
| ·海水中碳酸钙沉淀形成的基本过程 | 第33-34页 |
| ·微量元素共沉淀的基本过程 | 第34-40页 |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53页 |
| ·模拟实验系统的构建 | 第40-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 ·人工海水的配制 | 第42-43页 |
| ·其他材料 | 第43-44页 |
| ·模拟实验操作流程 | 第44-45页 |
| ·样品分析测试 | 第45-50页 |
| ·pH 测试 | 第46-47页 |
| ·碱度和Ca~(2+)滴定分析 | 第47-50页 |
| ·器材和试剂 | 第47-49页 |
| ·操作流程 | 第49-50页 |
| ·相关计算 | 第50-52页 |
| ·技术路线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应用离子色谱鳌合及ICP-MS 测定海水中的多种痕量元素 | 第53-6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3-55页 |
| ·实验 | 第55-59页 |
| ·离子色谱螯合前处理系统的构建 | 第55页 |
| ·试剂 | 第55-56页 |
| ·流路设计及离线鳌合过程 | 第56-58页 |
| ·ICP-MS 分析 | 第58-59页 |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9页 |
| ·检出限和测定限 | 第59-60页 |
| ·方法的可靠性 | 第60-62页 |
| ·在实际海水分析中的应用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海水中碳酸钙沉淀过程的动力学表达 | 第65-73页 |
| ·前言 | 第65-66页 |
| ·不同温度下方解石和文石沉淀过程的动力学表达 | 第66-68页 |
| ·pCO_2 对碳酸钙沉淀动力学的影响 | 第68-69页 |
| ·pCO_2 对碳酸钙沉淀速率的影响 | 第69-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I:文石 | 第73-94页 |
| ·简介 | 第73-7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4页 |
|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第74-83页 |
| ·YREEs 的分异 | 第76-81页 |
| ·YREEs 的分馏 | 第81-83页 |
| ·讨论 | 第83-92页 |
| ·DYREE 与YREEs 在水体中的配位 | 第83-84页 |
| ·文石的沉淀速率对YREEs 分异和分馏的影响 | 第84-87页 |
| ·YREE~(3+)离子半径对分异和分馏的影响 | 第87-91页 |
| ·实验结果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对比 | 第91-92页 |
| ·小结 | 第92-94页 |
| 第七章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Ⅱ:方解石 | 第94-131页 |
| ·简介 | 第94-96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6-97页 |
| ·实验结果 | 第97-107页 |
| ·YREEs 的分异 | 第98-105页 |
| ·不同实验结果之间的对比 | 第100-101页 |
| ·溶液中的YREEs 浓度变化对分异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碳酸盐沉淀速率对分异系数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 ·YREEs 在共沉淀过程中的分馏效应 | 第105-107页 |
| ·讨论 | 第107-125页 |
| ·溶液化学性质的作用 | 第107-111页 |
| ·YREEs 浓度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 ·YREEs 配位体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 ·表面吸附和反应 | 第111-117页 |
| ·吸附在YREEs 分异过程中的作用 | 第111-114页 |
| ·表面反应对于YREEs 分异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 ·吸附过程对YREEs 的分馏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 ·YREEs 在晶格中的安置 | 第117-121页 |
| ·共沉淀模式 | 第121-125页 |
| ·对比实验和实际结果 | 第125页 |
| ·稀土元素在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5-130页 |
| ·小结 | 第130-13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1-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5页 |
| 附录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