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5页 |
一、临床研究 | 第8-9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8页 |
(二) 研究结果 | 第8-9页 |
二、临床研究 | 第9-15页 |
(一) 病例的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二)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三) 病例分组 | 第10页 |
(四) 治疗方法 | 第10-12页 |
(五) 统计处理 | 第12-15页 |
讨论 | 第15-25页 |
一、肱骨髁部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分析 | 第15-16页 |
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 第16-17页 |
(一) 手法整位外固定 | 第16页 |
(二) 牵引 | 第16页 |
(三)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第16页 |
(四)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 第16-17页 |
三、关于手法复位的时机 | 第17页 |
四、肘内翻发生机制 | 第17-19页 |
(一) 解剖因素 | 第17页 |
(二) 尺侧倾斜因素 | 第17-18页 |
(三) 骨折远端尺偏移位 | 第18页 |
(四) 尺侧骨皮质的挤压塌陷 | 第18页 |
(五) 骨折远端旋转移位 | 第18页 |
(六) 重力及软组织“铰链”作用 | 第18-19页 |
(七) 骨痴生长紊乱 | 第19页 |
五、肘内翻的预防 | 第19-20页 |
(一) 纠正尺偏移位 | 第19-20页 |
(二) 纠正旋转移位 | 第20页 |
(三) 合适的固定位置 | 第20页 |
(四) 重视内侧皮质塌陷 | 第20页 |
六、纸壳夹板外固定的优点 | 第20页 |
七、Baumann 角的测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第20-25页 |
(一) Baumann 角测量方法 | 第21-22页 |
(二) Baumann 角与肘携带角-肘内翻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三) 测量Baumann 角对肘内翻的预防作用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综述 | 第29-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