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论文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2 P2P技术概述 | 第17-39页 |
·P2P的概念、产生及特点 | 第17-23页 |
·P2P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P2P的产生及发展 | 第18-19页 |
·P2P技术的应用 | 第19-21页 |
·P2P技术的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P2P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P2P网络拓扑结构 | 第23-31页 |
·中心化拓扑结构 | 第25-26页 |
·全分布非结构化结构 | 第26-28页 |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 | 第28-29页 |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 | 第29-31页 |
·P2P网络资源定位算法 | 第31-37页 |
·集中目录式搜索算法 | 第31-32页 |
·洪泛算法 | 第32-35页 |
·基于DHT的算法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经典Chord算法研究 | 第39-55页 |
·Chord算法基础 | 第39-42页 |
·散列函数 | 第39-41页 |
·DHT | 第41-42页 |
·Chord算法过程 | 第42-52页 |
·Chord环的构造过程 | 第42-43页 |
·Chord环的查找过程 | 第43-46页 |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第46-49页 |
·节点的崩溃更新过程 | 第49-51页 |
·Chord算法的优势 | 第51-52页 |
·Chord算法的局限性 | 第52-54页 |
·网络绕路问题 | 第52页 |
·未考虑节点异构 | 第52-53页 |
·大量冗余信息 | 第53页 |
·路由表维护量大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改进的Chord算法模型:NChord(Napster-Chord) | 第55-91页 |
·NChord模型体系结构 | 第55-68页 |
·NChord体系结构图 | 第55-58页 |
·关键术语介绍 | 第58-59页 |
·划分群组 | 第59-60页 |
·划分节点 | 第60-61页 |
·超级节点复制技术 | 第61-62页 |
·资源信息查找定位 | 第62-67页 |
·资源信息发布 | 第67-68页 |
·上层Napster网络 | 第68-78页 |
·注册中心节点的路由表构成 | 第68-70页 |
·超级节点的路由表构成 | 第70-73页 |
·超级节点的维护机制 | 第73-78页 |
·下层Chord网络 | 第78-85页 |
·普通结点的路由表构成 | 第78-79页 |
·普通节点的加入 | 第79-83页 |
·普通节点的退出 | 第83-85页 |
·NChord模型的扩展 | 第85-89页 |
·多层NChord网络 | 第85-87页 |
·双向Chord环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91-115页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91-96页 |
·网络仿真定义与步骤 | 第91-93页 |
·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 第93-94页 |
·NS-2的结构 | 第94-96页 |
·仿真实现 | 第96-110页 |
·模拟网络拓扑 | 第96-97页 |
·配置链路特性 | 第97-101页 |
·核心代码 | 第101-108页 |
·配置模型参数 | 第108-110页 |
·结果分析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工作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作者简历 | 第123-12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