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以燃料乙醇为例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1章 导言第15-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技术路线第19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9-20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第2章 概念界定、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综述第22-41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25页
     ·生物质能源以及燃料乙醇的界定第22页
     ·对粮食安全的界定第22-25页
     ·对能源安全的界定第25页
   ·文献综述第25-34页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研究第25-29页
     ·关于我国能源安全的研究第29-30页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综述第30-34页
   ·研究方法综述:GTAP模型第34-41页
     ·一般均衡模型的综述第34-36页
     ·GTAP的基本结构第36-41页
第3章 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分析第41-49页
   ·世界燃料乙醇的发展及其影响第41-47页
     ·世界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第41-45页
     ·发展燃料乙醇对世界粮食安全及能源安全影响的描述性分析第45-47页
   ·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及其影响第47-49页
     ·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第47页
     ·燃料乙醇的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描述性分析第47-48页
     ·燃料乙醇的发展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的描述性分析第48-49页
第4章 我国燃料乙醇发展可行性分析第49-75页
   ·世界粮食危机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第49-59页
     ·现阶段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库存及进口第50-53页
     ·世界粮食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53-56页
     ·世界市场上大豆的可供性第56-58页
     ·我国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第58-59页
   ·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第59-74页
     ·我国能源安全的紧迫性分析第60-68页
     ·我国能源安全的发展趋势第68-74页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孰轻孰重: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第74-75页
第5章 模拟方法以及研究方案的设置第75-81页
   ·研究方案的设置第75-78页
   ·模拟情境的设置第78-81页
第6章 模拟分析: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81-92页
   ·作用机理和对结果的预测第81-83页
     ·影响的路径分析第81-82页
     ·对模型分析结果的预测第82-83页
   ·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模拟第83-90页
     ·对GTAP模型的处理第83页
     ·模拟结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83-90页
   ·本章小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90-92页
第7章 模拟分析:对食物安全的影响第92-96页
   ·作用机理和对结果的预测第92-93页
   ·模拟方案的设计和模拟结果第93-95页
     ·模型的预处理第93页
     ·模拟结果:对食物安全的影响第93-95页
   ·本章小结:对食物安全的影响第95-96页
第8章 模拟分析: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第96-100页
   ·影响的路径分析和结果预测第96页
   ·模拟方案的设计和模拟结果第96-98页
     ·模型的预处理及模型方案的设置第96-97页
     ·模拟结果: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第97-98页
   ·本章小结: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第98-100页
第9章 模拟分析:对总福利的影响第100-105页
   ·模拟方案的设置第100-101页
   ·模拟结果第101-104页
     ·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第101页
     ·对不同部门福利影响的模拟第101-103页
     ·对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影响的模拟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对总福利的影响第104-105页
第10章 模拟分析:发展边界的确定第105-110页
   ·粮食安全导向下发展边界的确定第105-108页
     ·粮食安全标准的设置第105-106页
     ·发展边界的确定第106-107页
     ·发展边界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模拟第107-108页
   ·能源安全导向下发展边界的确定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11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0-113页
   ·全文总结第110-111页
   ·政策建议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城市化阶段农地转用价格扭曲研究
下一篇:中国涉农产业:结构、关联与发展--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投入产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