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论文

“张骞凿空西域”历史现象再探讨--兼论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外交战略格局形成之原因

内容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前言第6-19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6-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一) 国内学界研究现状第8-12页
   1、历史学方面相关学术成果第8-11页
   2、国际政治学理论方面相关学术成果第11-12页
  (二) 国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相关概念的引用、辨析及研究理论方法第14-19页
第一章 “张鸯凿空西域”命题的真伪性考辨—历史的真 实抑或错觉?第19-34页
 一、先秦时期中原地区诸政权同西域的往来概况第20-26页
  1、关于西域民族的先秦文献记载第20-21页
  2、"西戎"的含义第21-24页
  3、先秦西域民族与中原华夏各族交往的考古学、人类学考察第24-26页
 二、义渠再考:秦人与西域交往的历史见证第26-32页
 三、秦帝国时期,匈奴、秦、月氏及西域大国诸政权之间的力量对比及消长第32-34页
第二章 "张骞凿空西域"的时代性探析第34-45页
 一、汉初中原王朝的国防困局第34-36页
  1、秦统一后的疆域四至与汉初中原王朝疆域的收缩第34-35页
  2、汉帝国的内政困境第35-36页
  3、汉帝国的敌国——匈奴这一时期的发展第36页
 二、汉初外交策略第36-45页
  1、汉初和亲政策新论第36-42页
  2、汉初外交政策的特点第42-45页
第三章 "张骞凿空西域"的初衷与过程第45-57页
 一、第一次"凿空"前夕汉王朝面临的地缘政治考察第45-48页
 二、汉武帝最初的设想与历史事实:张骞第一次"凿空"的战略目的第48-50页
 三、第一次"凿空"过程及所体现的当时大国间的力量消长与外交角逐第50-57页
第四章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及其作用、影响第57-73页
 一、第二次出使及汉武帝的战略调整第59-61页
 二、"丝绸之路"形成的地缘政治学考察第61-67页
  1、汉帝国对楼兰、车师这些重要战略位置的争夺第61-63页
  2、汉帝国与乌孙的结盟第63-65页
  3、汉帝国对大宛的征伐第65-67页
 三、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西域诸政权的内附性选择第67-73页
  1、东方文明的西传第67-68页
  2、西域文明的东渐第68-71页
  3、汉帝国对其周边民族政权形成的向心力第71-73页
第五章 "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余波第73-80页
 一、汉武帝地缘政治经营格局的开创与维持第73-77页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地缘政治势力之间的消长与整合第77-79页
 三、"凿空"对后世的伟大意义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一、文献史料第81页
 二、相关著作第81-84页
 三、相关论文第84-87页
 四、硕士论文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
下一篇:关于唐代前期骑兵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