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11-12页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2-13页
 三、有关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基本框架结构第16页
 六、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点第16-17页
 七、主要概念说明第17-19页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第19-31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9-24页
  一、制度的起源、本质和构成第20-21页
  二、制度创新的动力解释第21-22页
  三、"人"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第22-23页
  四、相关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24-28页
  一、制度的起源、定义和功能第24-25页
  二、一些学派的相关思想第25-27页
  三、相关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三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思想和观点第28-31页
第二章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轨迹、绩效和特点分析第31-52页
 第一节 经济制度创新的轨迹第32-43页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第32-38页
  二、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第38-42页
  三、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第42-43页
 第二节 经济制度创新的绩效分析第43-48页
  一、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显著增长第43-47页
  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完善第47-48页
 第三节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特点的分析第48-52页
第三章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动力和主要因素分析第52-95页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一个逻辑假设第52-63页
  一、制度创新的根源第53-56页
  二、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第56-63页
 第二节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动力分析第63-70页
  一、改革潜在收益的巨大第63-64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第64-66页
  三、人地资源矛盾的严峻第66-68页
  四、计划经济力量的薄弱第68-69页
  五、改革不确定性的存在第69-70页
 第三节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70-95页
  一、民间力量第70-78页
  二、市场力量第78-89页
  三、政府力量第89-95页
第四章 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第95-111页
 第一节 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路径第95-100页
  一、中央政府供给主导型第96-97页
  二、微观主体主导准需求诱致型第97-98页
  三、地方政府主导需求诱致型和微观主体主导需求诱致型相结合第98-99页
  四、中央政府供给主导型和地方政府需求诱致型相结合第99-100页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路径第100-105页
  一、省内制度创新扩散路径第100-103页
  二、省外制度创新扩散路径第103-105页
 第三节 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路径第105-111页
  一、生产领域的制度创新第105-106页
  二、交易领域的制度创新第106页
  三、分配领域的制度创新第106-109页
  四、消费领域的制度创新第109-111页
第五章 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建立有效的制度创新机制第111-134页
 第一节 经济制度创新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第111-121页
  一、原有创新动力弱化第111-117页
  二、创新的关键点:"协调互动"第117-120页
  三、创新的有效性标准:"制度生产力"第120-121页
 第二节 构建有效的制度创新机制第121-134页
  一、创新区域开放型文化:脱掉"布罗代尔钟罩"第123-126页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增强"斯密动力"第126-130页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第130-131页
  四、防止"政府失灵"第131-134页
结束语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9页
后记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海上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