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总论第9-29页
 第一节 群落组装是确定性的过程还是物种偶然的聚集第11-12页
 第二节 物种共存机制及多样性模式第12-21页
  1 生态位理论与物种共存第12-15页
   ·生态位在时间上变化第13页
   ·生态位在空间上变化第13-14页
   ·关于物种在空间和时间上共存的假说第14-15页
  2 中性理论和物种共存机制第15-17页
   ·群落中性理论的发展第15-16页
   ·中性理论的假设第16页
   ·中性群落动态第16-17页
  3 物种多度分布模式第17-19页
  4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遇到的挑战第19-21页
   ·生态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第19-20页
   ·中性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第20-21页
 第三节 植物的功能特征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第21-29页
  1 植物特征第22页
  2 植物特征的分类及选取第22-24页
  3 叶的功能特征第24-25页
  4 植物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第25页
  5 相关植物策略模型第25-26页
  6 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第26-27页
  7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7-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1 实验设计第29页
   ·实验地概况第29页
   ·实验设计第29页
 2 野外调查第29-30页
   ·叶片的采集及处理第29-30页
   ·叶面积的扫描第30页
   ·测样第30页
 3 数据分析第30-33页
   ·中性模型模拟方法第30-31页
   ·其他模型模拟方法第31页
   ·对模拟结果的检验第31-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42页
 1 中性模型预测的物种多度分布模式是否和高寒草甸群落的一致?第33-35页
 2 那个模型能更好的预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模式?第35-39页
 3 叶功能特征(SLA、LDMC和LNC)沿着演替梯度的变化趋势第39-42页
第四章 讨论第42-48页
 1 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第42-43页
 2 生态位机制在群落组装过程中的作用第43-46页
 3 随机因素在群落组装过程中的作用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2型链球菌氨基甲酸激酶与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的克隆与表达
下一篇:光照、营养处理对青藏高原东缘三种风毛菊属植物繁殖对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