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6-45页 |
·系统目标 | 第16-17页 |
·应用领域 | 第17页 |
·用户范围 | 第17页 |
·业务需求分析 | 第17-44页 |
·银行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总体概述 | 第17-19页 |
·公司类客户风险监测 | 第19-33页 |
·零售客户监测 | 第33-36页 |
·风险监测平台功能 | 第36-43页 |
·灵活查询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45-63页 |
·系统总体介绍 | 第45页 |
·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 第45-46页 |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功能总体概述 | 第46-47页 |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逻辑架构图 | 第47-53页 |
·系统逻辑架构示意图 | 第47-48页 |
·系统技术架构 | 第48-51页 |
·系统物理架构图 | 第51-52页 |
·系统数据架构图 | 第52-53页 |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 第53-54页 |
·概念设计目标 | 第53页 |
·结构设计目标 | 第53-54页 |
·表现形式设计目标 | 第54页 |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命名规范化 | 第54页 |
·合理的冗余控制 | 第54页 |
·模型设计的审核 | 第54页 |
·版本控制 | 第54页 |
·数据管理 | 第54-55页 |
·统一建模工具 | 第55页 |
·银行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法 | 第55-57页 |
·遵循数据库设计的第三范式和星型/雪花型模式的优点 | 第55页 |
·建模的整体思路 | 第55页 |
·建立概念数据模型 | 第55-57页 |
·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和模型介绍 | 第57-61页 |
·整体实施原则 | 第57页 |
·模型的维护 | 第57页 |
·模型介绍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集团客户关联关系拓扑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79页 |
·Applet技术 | 第63-64页 |
·Flex技术 | 第64-71页 |
·Flex产品系列 | 第65-66页 |
·Flex特点 | 第66-67页 |
·Flex开的注意事项 | 第67页 |
·Flex的编译与运行 | 第67-69页 |
·Flex与J2EE集成通信 | 第69-70页 |
·Flex与Spring结合 | 第70-71页 |
·集团客户模块概述 | 第71页 |
·集团客户模块架构设计 | 第71-77页 |
·逻辑架构图 | 第71-72页 |
·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72-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银行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的部署与测试 | 第79-89页 |
·银行授信客户风险监控系统的部署 | 第79-80页 |
·系统配置 | 第80-81页 |
·软件配置清单 | 第80-81页 |
·硬件配置清单 | 第81页 |
·系统的安全性 | 第81-88页 |
·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81-82页 |
·系统安全方案 | 第82-84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84-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总结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