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合物扩链的高分子量聚乳酸的熔融合成与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聚乳酸一步法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2 聚L 乳酸预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4-22页 |
| ·前言 | 第14-1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 ·主要的材料与设备 | 第15-16页 |
| ·催化剂的研究 | 第16页 |
| ·反应温度的研究 | 第16-17页 |
| ·红外核磁分析 | 第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7-21页 |
| ·催化剂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反应时间与温度对缩聚反应的影响 | 第18-19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聚乳酸的扩链合成与表征 | 第22-41页 |
| ·前言 | 第22-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 ·主要材料与设备 | 第23-24页 |
| ·乳酸低聚物与环氧化合物的扩链反应 | 第24-25页 |
| ·“从头开始”的扩链合成 | 第25页 |
| ·端羧基滴定分析 | 第25-26页 |
| ·特性粘度检测 | 第26页 |
| ·GPC 分析产物分子量 | 第26页 |
| ·红外与核磁表征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 ·ESO 用量对扩链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27页 |
| ·ESO 与乳酸低聚物扩链反应动力学 | 第27-30页 |
| ·乳酸低聚物的纯度对 ESO 扩链的影响 | 第30-31页 |
| ·ESO 扩链的产物的特性粘度 | 第31页 |
| ·ESO 扩链产物的红外与核磁分析 | 第31-33页 |
| ·ADR 的用量比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ADR 扩链反应时间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ADR 扩链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ADR 扩链产物的红外与核磁表征 | 第36-37页 |
| ·环氧化合物与乳酸“从头开始”扩链合成聚乳酸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ADR 扩链产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 第41-51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主要的材料与设备 | 第41-42页 |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 | 第42页 |
| ·表面静态接触角分析 | 第42-43页 |
| ·材料的吸水率实验 | 第43页 |
| ·体外降解实验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ADR 扩链产物的热分析 | 第43-45页 |
| ·ADR 扩链产物的表面静态接触角与吸水率 | 第45-47页 |
| ·ADR 扩链产物的体外降解实验 | 第47-50页 |
| ·实验小结 | 第50-51页 |
| 5 ADR 扩链聚乳酸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 第51-58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主要的材料与设备 | 第51-52页 |
| ·细胞培养 | 第52-53页 |
| ·材料薄膜的制备 | 第53页 |
| ·MTT 法 | 第53页 |
| ·统计分析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细胞形态观察 | 第53-54页 |
| ·材料上的细胞形态观察 | 第54-56页 |
| ·细胞增殖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6 主要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 第58-60页 |
|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时申请的专利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