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圆环病毒2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录第1-10页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30页
 前言第15页
 1.病原学第15-21页
   ·PCV2的发现第15-16页
   ·PCV2的分类地位第16页
   ·PCV2的形态学、理化及培养特性第16-17页
   ·PCV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第17页
   ·编码的蛋白第17-19页
     ·Rep蛋白第17-18页
     ·Cap蛋白第18页
     ·ORF3蛋白第18-19页
     ·其他ORFs编码蛋白第19页
   ·PCV2的培养特性第19页
   ·PCV2的复制第19-20页
   ·PCV2毒株的遗传进化第20-21页
 2.流行病学第21-23页
   ·易感动物第21-22页
   ·传播方式第22页
   ·流行情况第22-23页
 3.PCV2的致病机理第23-25页
   ·感染PCV2后猪体内的相关变化第24页
   ·各种因素对PCV2感染的影响第24-25页
     ·其他病原对疾病发展的促进和诱导第24页
     ·免疫刺激的作用第24-25页
 4.与PCV2相关的疾病第25-26页
   ·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第25页
   ·猪肾病与皮炎综合症第25-26页
   ·母猪繁殖障碍第26页
 5. PCVD相关疫苗第26-30页
   ·PCV2疫苗应用现状第26-27页
   ·全病毒灭活苗第27-28页
   ·亚单位疫苗第28页
   ·嵌合病毒灭活苗第28-29页
   ·免疫接种的方法第29-30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30-61页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2感染模型的建立第30-45页
  摘要第30页
  1 材料第30-31页
   ·毒株第30页
   ·实验猪第30页
   ·试剂与耗材第30-31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1页
  2 方法第31-38页
   ·病毒的大量培养和浓缩第31-32页
     ·病毒的培养第31-32页
       ·细胞培养第31页
       ·接毒第31页
       ·收毒第31-32页
     ·病毒的浓缩第32页
   ·TCID_(50)的测定第32页
   ·动物的分组设计与实验感染第32-33页
   ·临床指标观察第33页
     ·采食量第33页
     ·体温第33页
     ·体重第33页
   ·临床样本收集第33页
     ·鼻拭子和肛拭子第33页
     ·血液样本采集第33页
   ·剖检与病料采集第33-34页
   ·测定PCV2抗体的IFA效价第34页
     ·病毒板的制作第34页
     ·IFA效价的测定第34页
   ·测定PCV2抗体的ELISA效价第34页
   ·组织病理切片第34页
   ·病毒核酸的检测第34-37页
     ·病料中DNA的抽提第34-35页
     ·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第35-37页
       ·引物的设计第35页
       ·通过PCR扩增第35-36页
       ·PCR产物纯化第36页
       ·连接第36页
       ·转化第36页
       ·PCR质粒抽提第36-37页
       ·PCR验证第37页
   ·病毒的再分离第37页
   ·PCV2核酸的荧光定量PCR(qPCR)第37-38页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7页
     ·荧光PCR的反应体系与程序第37-38页
     ·数据处理第38页
  3. 结果第38-44页
   ·病毒效价的测定第38页
   ·感染猪采食量变化第38页
   ·体温动态变化第38-39页
   ·体重增长趋势第39-40页
   ·临床剖检病变第40页
   ·组织病理变化第40-41页
   ·感染猪病毒全基因测序与病毒的再分离第41-42页
   ·病毒在各个组织的分布及其载量第42页
   ·血清中病毒核酸的定量第42-43页
   ·攻毒猪的排毒第43-44页
  4.讨论第44-45页
 第二章 PCV2免疫原性研究第45-61页
  摘要第45-4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6-50页
   ·材料第46-47页
     ·病毒和佐剂第46页
     ·实验猪第46页
     ·试验动物背景第46-47页
     ·试剂与耗材第47页
     ·主要仪器第47页
   ·方法第47-50页
     ·病毒抗原制备第47页
     ·病毒TCID_(50)的测定第47页
     ·抗原的浓缩第47页
     ·抗原的灭活第47-48页
     ·抗原灭活的安全性检测第48页
     ·疫苗的制备第48页
     ·动物免疫实验设计与强毒攻击第48-49页
     ·强毒攻击第49页
     ·临床指标观察第49页
       ·采食量第49页
       ·体温第49页
       ·体重第49页
     ·临床样本收集第49页
       ·鼻拭子和肛拭子第49页
       ·血液样本采集第49页
     ·剖检与病料采集第49页
     ·IFA效价测定第49页
     ·ELISA抗体效价测定第49页
     ·组织病理切片第49页
     ·组织和血清中PCV2核酸的荧光定量PCR(qPCR)第49-50页
     ·排毒情况测定第50页
  2 结果第50-60页
   ·病毒抗原灭活安全性检测第50页
   ·采食量第50页
   ·体温动态变化第50-51页
   ·体重增长趋势第51-52页
   ·抗PCV2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52-53页
     ·IFA效价的测定第52-53页
     ·ELISA抗体第53页
     ·中和抗体效价第53页
   ·病毒血症第53-54页
   ·攻毒猪的排毒第54-55页
   ·临床剖检病变第55-57页
   ·组织病理变化第57-58页
   ·病毒在各个组织的分布及其载量第58-59页
   ·病毒的再分离第59-60页
  3. 讨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一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第65-73页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细胞活疫苗临床前期研究
下一篇:无核椪柑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