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饲料与营养论文

益生菌对E.coli O78在雏鸡消化道黏附的影响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引言第15-28页
   ·益生菌概述第15-17页
     ·益生菌定义第15页
     ·益生菌研究背景第15-16页
     ·益生菌益生作用理论第16-17页
   ·益生菌的生理特性第17-20页
     ·益生菌的耐受性第17-18页
     ·益生菌的粘附性第18-19页
     ·益生菌的抑菌性第19页
     ·益生菌对宿主的生理作用第19-20页
     ·益生菌选择标准第20页
   ·益生菌对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调节第20-23页
     ·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第20-21页
     ·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失衡及其影响因素第21-22页
     ·益生菌对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的调节第22-23页
   ·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家禽消化道菌群分布特点及菌群调节第23-24页
     ·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第24-26页
   ·益生菌发展趋势第26-27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实验材料第28-29页
     ·菌种第28页
     ·培养基第28页
     ·血清第28页
     ·实验动物第28页
     ·主要试剂和溶液第28-29页
     ·主要仪器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4页
     ·益生菌益生特性研究第29-31页
     ·抗生素选择第31页
     ·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雏鸡消化道内的影响效果第31-3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3-34页
3 结果第34-46页
   ·不同 pH 值对益生菌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浓度胆盐对益生菌的影响第35页
   ·益生菌的黏附能力第35页
   ·益生菌体外抑菌效果第35-37页
     ·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抑制结果第35-36页
     ·培养基上的抑制结果第36-37页
   ·抗生素选择结果第37页
   ·抗生素处理后雏鸡消化道菌群变化第37-38页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第38-40页
     ·选择性培养及革兰氏染色结果第38页
     ·生化鉴定结果第38-39页
     ·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第39页
     ·玻片凝集试验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符合情况第39-40页
   ·益生菌对禽致病大肠杆菌在雏鸡消化道内的抑制效果第40-43页
     ·禽致病菌性大肠杆菌在雏鸡消化道内的分布情况第40-41页
     ·处理组与非处理组雏鸡消化道黏膜黏附的O78 比较第41-42页
     ·抗生素处理组益生菌对雏鸡消化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第42页
     ·未处理组中益生菌对雏鸡消化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第42-43页
   ·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体内易位影响结果第43-46页
     ·不同时间细菌易位变化第43-45页
     ·不同组织细菌易位变化第45-46页
4 讨论第46-51页
   ·益生菌体外益生特性分析第46-48页
     ·益生菌的耐受性分析第46页
     ·益生菌的黏附能力分析第46-47页
     ·益生菌体外抑菌能力分析第47-48页
   ·益生菌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雏鸡体内作用效果评价第48-51页
     ·消化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建立第48页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雏鸡消化道黏附特点第48-49页
     ·益生菌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78 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分析第49-50页
     ·益生菌在不同雏鸡模型中对O78 抑制效果的差异性分析第50-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舍内环境与猪健康水平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下一篇:中药复方制剂抗禽流感病毒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