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研究介绍及理论基础 | 第7-22页 |
·研究介绍 | 第7-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批判理论 | 第18-19页 |
·符号学理论 | 第19页 |
·文化研究理论 | 第19页 |
·刺激-反应模式 | 第19-20页 |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0-22页 |
2 问卷调查分析 | 第22-41页 |
·媒介接触及消费 | 第22-27页 |
·媒介接触在大学生生活时间中的地位 | 第22-23页 |
·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 | 第23-24页 |
·媒介使用常态 | 第24-25页 |
·媒介消费倾向 | 第25-27页 |
·媒介认知 | 第27-34页 |
·对媒介内容的了解 | 第27页 |
·媒介历史的了解 | 第27-28页 |
·对媒介技术的了解 | 第28-29页 |
·对传媒属性的了解 | 第29-30页 |
·对受众角色的了解 | 第30-31页 |
·对媒介功能的了解 | 第31-32页 |
·对媒介内容来源的了解 | 第32页 |
·对媒介法规、道德规范的认知及自律 | 第32-34页 |
·媒介批判与质疑 | 第34-38页 |
·对媒介影响的理解 | 第34-35页 |
·对媒介内容的辨析 | 第35页 |
·对媒介广告的批判 | 第35-36页 |
·对大众媒介文化的批判 | 第36页 |
·对媒介意识形态的质疑 | 第36-37页 |
·对媒介建构的质疑 | 第37-38页 |
·媒介制作及接受媒介教育情况 | 第38-40页 |
·媒介互动 | 第38页 |
·媒介内容制作 | 第38-39页 |
·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态度 | 第39-40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3 深度访谈分析 | 第41-46页 |
·访谈过程 | 第41-42页 |
·访谈对象的选取 | 第41页 |
·访谈内容 | 第41-42页 |
·访谈分析 | 第42-46页 |
·关于知沟 | 第42-43页 |
·关于青年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途径 | 第43页 |
·关于经济/社会资本与媒介素养的提高 | 第43-44页 |
·关于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 | 第44页 |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实施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