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7页 |
1.1 糖尿病 | 第14-15页 |
1.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 第15页 |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骨代谢 | 第15-16页 |
1.4 中药与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第16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高糖环境下,AngⅡ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 第17-33页 |
前言 | 第17-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1.2 细胞株及其来源 | 第18页 |
1.3 药品与试剂 | 第18页 |
1.4 抗体 | 第18-19页 |
1.5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1.6 溶液配制 | 第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9-20页 |
2.2 茜素红染色 | 第20-21页 |
2.3 ALP染色 | 第21页 |
2.4 ALP活性测定 | 第21页 |
2.5 RAW264.7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 | 第21-22页 |
2.6 小鼠BMMs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第22页 |
2.7 TRAP染色 | 第22页 |
2.8 骨吸收陷窝形成 | 第22页 |
2.9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 第22-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1页 |
3.1 茜素红染色 | 第24-25页 |
3.2 ALP染色及ALP活性 | 第25-26页 |
3.3 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第26-27页 |
3.4 TRAP染色 | 第27-28页 |
3.5 骨吸收陷窝形成的作用 | 第28-29页 |
3.6 破骨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第29-31页 |
4 实验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二部分 AT1R拮抗剂对糖尿病SHR大鼠骨代谢作用 | 第33-48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1.2 药品及试剂 | 第34页 |
1.3 抗体 | 第34页 |
1.4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1.5 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2.1 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分组 | 第36页 |
2.2 动物取材及样本处理 | 第36页 |
2.3 血清钙(Ca)、磷(P)指标检测 | 第36页 |
2.4 ELISA检测 | 第36-37页 |
2.5 Micro-CT分析 | 第37页 |
2.6 生物力学分析 | 第37页 |
2.7 HE染色 | 第37-38页 |
2.8 组织TRAP染色 | 第38页 |
2.9 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Renin、Ang Ⅱ的蛋白表达 | 第38-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6页 |
3.1 糖尿病SHR大鼠体重 | 第39-40页 |
3.2 糖尿病SHR大鼠空腹血糖 | 第40页 |
3.3 糖尿病SHR大鼠血压变化 | 第40-41页 |
3.4 血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 第41-42页 |
3.5 糖尿病SHR大鼠胫骨Micro-CT | 第42页 |
3.6 糖尿病SHR大鼠胫骨生物力学 | 第42-43页 |
3.7 HE染色 | 第43页 |
3.8 TRAP染色 | 第43-44页 |
3.9 糖尿病SHR大鼠骨组织RAS相关蛋白表达检测 | 第44-46页 |
4 实验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部分 筛选调控Renin/Ang Ⅱ轴表达的中药活性单体 | 第48-64页 |
前言 | 第48-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1.1 细胞株及其来源 | 第50页 |
1.2 中药单体 | 第50页 |
1.3 试剂 | 第50-51页 |
1.4 抗体 | 第51页 |
1.5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1.6 药物配制 | 第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2.1 单体的选择 | 第51页 |
2.2 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第51页 |
2.3 细胞培养 | 第51-52页 |
2.4 RT-PCR技术 | 第52-54页 |
2.5 Renin活性的测定 | 第54页 |
2.6 AngⅡ的蛋白表达 | 第54-55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5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3.1 抑制Renin/Ang Ⅱ的中药应用频数分析表 | 第55-57页 |
3.2 黄芪、丹参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 第57页 |
3.3 单体化合物的确定 | 第57-58页 |
3.4 细胞转染验证 | 第58页 |
3.5 肾素活性检测 | 第58-59页 |
3.6 AngⅡ的表达 | 第59-62页 |
4 实验讨论 | 第62-64页 |
第四部分 丹参酮ⅡA、槲皮素通过调控RAS对糖尿病小鼠骨量丢失的药理作用 | 第64-73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65页 |
1.2 药品及试剂 | 第65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1.4 药物制备及给药 | 第6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2.1 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分组 | 第65页 |
2.2 动物取材及样本处理 | 第65-66页 |
2.3 ELISA检测 | 第66页 |
2.4 Micro-CT分析 | 第66页 |
2.5 HE染色 | 第66页 |
2.6 TRAP染色 | 第66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6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6-71页 |
3.1 体重 | 第66-67页 |
3.2 空腹血糖 | 第67页 |
3.3 血清AngⅡ的表达 | 第67-68页 |
3.4 Micro-CT结果 | 第68页 |
3.5 HE染色 | 第68-69页 |
3.6 TRAP染色 | 第69-71页 |
4 实验讨论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References | 第75-85页 |
附录 | 第85-95页 |
文献综述一 RAS抑制剂的骨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 第85-93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93-94页 |
文献综述三 | 第94-95页 |
参与会议与获得奖项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