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页 |
前言 | 第15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 第15-2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初步探索 | 第15-19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深度思索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系统阐述 | 第21-2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6-38页 |
第一节 “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人的类本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第30-33页 |
第四节 “不管是人们的‘内在本性’,或者是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 | 第33-35页 |
第五节 “人的需要就是其本性”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批判维度中的马克思人性理论 | 第38-52页 |
第一节 人性理论的哲学批判:自由与具体人性、抽象人性 | 第38-43页 |
第二节 人性理论的政治批判:人的阶级性与共产主义 | 第43-46页 |
第三节 人性理论的经济批判:劳动异化与人的异化 | 第46-52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人性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 第52-72页 |
第一节 当代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 第52-59页 |
第二节 人的现代化过程的理性源泉 | 第59-65页 |
第三节 建构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 | 第65-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